三國吳
2015-07-03

〖歷史大講壇〗

分久必合天下安,東吳國祚四代傳。

孫皓荒淫蒼天怒,陸抗深謀難兩全。

虎踞龍盤金陵險,不敵羊枯視田間,

雖曰江山已有主,人心向背乾坤轉。


〖陸遜〗

   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公元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晚年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


〖火燒連營〗

   221年,劉備爲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爲避其鋒,堅守不戰,。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天氣炎熱,致士氣低落。劉備爲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爲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全琮〗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全琮很有謀略,曾參與多場重要戰役的謀劃。孫權將自己的女兒孫魯班嫁給了全琮,全琮的家族也成爲吳國的名門;但全琮本人並不因此而驕橫跋扈,仍然以十分謙恭的態度對待他人。



〖賀齊〗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戰爭中立有大功,又討平叛亂無數,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深受孫權器重。後來在與魏國的多次邊境爭鬥中也屢立戰功,官至後將軍,並領徐州牧。賀齊生性奢綺,尤其軍事方面,兵甲器械極爲精良,所乘的船奢華至極。



〖虞翻〗

   字仲翔,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學者、官員。他本是會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後投奔孫策,自此仕於東吳。他於經學頗有造詣,尤其精通《易》學。



〖陸績〗

   字公紀,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漢末廬江太守陸康之子。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星曆算數無不涉覽。孫權徵其爲奏曹掾,常以直道見憚。後出爲鬱林太守,加偏將軍。在軍中不廢著作,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孫亮〗

   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吳大帝孫權與潘皇后的第七個兒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258年被權臣孫綝廢爲會稽王。260年,孫亮因被誣告而自殺。



〖諸葛恪〗

   字元遜,琅邪陽都人。從小就以神童著稱,深受孫權賞識。孫權臨終前爲託孤大臣之首。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初期革新政治,並率軍抗魏取得東興大捷,頗孚衆望。後被孫峻聯合孫亮設計殺害,被夷滅三族。孫綝被殺後,孫休下詔將諸葛恪依禮改葬。



〖吳平山越之戰〗

   嘉禾三年,諸葛恪自請到丹陽收服山越,以擴大兵源。他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並用的方針,命令各郡嚴守疆界,嚴肅法紀,已歸順的山民,一律設屯聚居。至六年十月,先後收服達10萬餘人。



〖孫休〗

   字子烈,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孫權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十八歲時,受封爲琅琊王。公元258年九月,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爲會稽王,迎立孫休爲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



〖孫綝〗

   從兄孫峻死後,孫綝繼孫峻掌握大權,爲侍中兼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其人專政嗜殺,使朝野都對其不滿。與孫亮矛盾激化後廢孫亮而立孫休爲帝,又加丞相,領荊州牧。後孫休定計,派丁奉等人將其誅殺,年僅二十八。



〖張布〗

   三國時吳將領。孫休爲王時,布爲左右將督,素見信愛。公元258年,布由長水校尉遷輔義將軍,封永康侯。旋爲左將軍。孫綝欲謀反,休陰與布圖計,於殿中縛綝,綝伏誅,加布中軍督。



〖孫皓〗

   字皓宗,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公元264年-280年在位。吳大帝孫權之孫,孫和之子。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爲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陸抗〗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年二十喪父,襲父爵爲江陵侯,爲建武校尉,領其父衆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爲帝,任鎮軍大將軍。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被譽爲吳國最後的名將,死後不久吳國爲晉所滅。



〖西陵之戰〗

   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派陸抗討伐步闡。就在此時,晉廷派楊肇等率軍援救步闡進軍西陵,陸抗估計楊肇可能依俞贊之計先攻自己的薄弱環節,乃臨機應變,將計就計,連夜撤下疑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晉軍果然從原疑兵防守之處進攻,遭到吳軍沉重打擊。



〖樓玄〗

   字承先,生卒年不詳,沛郡蘄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任監農御史。孫皓即位後,歷任散騎中常侍、會稽太守、大司農。後來提拔爲宮下鎮禁中候,負責殿中事物。因多次違背孫皓心意,遭人誣陷流放廣州。後又流放交阯,被孫皓逼迫自殺。



〖晉滅吳之戰〗

   265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滅蜀後病逝,其子司馬炎接任,並在同年廢魏帝自立,建立晉。其後於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勢如破竹,成功於280年三月十五成功逼降吳主孫皓,西晉統一天下。


願識趣甚多才高八斗,博聞見廣學富五車!


三國吳

〖歷史大講壇〗

分久必合天下安,東吳國祚四代傳。

孫皓荒淫蒼天怒,陸抗深謀難兩全。

虎踞龍盤金陵險,不敵羊枯視田間,

雖曰江山已有主,人心向背乾坤轉。


〖陸遜〗

   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公元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晚年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


〖火燒連營〗

   221年,劉備爲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爲避其鋒,堅守不戰,。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天氣炎熱,致士氣低落。劉備爲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爲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全琮〗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全琮很有謀略,曾參與多場重要戰役的謀劃。孫權將自己的女兒孫魯班嫁給了全琮,全琮的家族也成爲吳國的名門;但全琮本人並不因此而驕橫跋扈,仍然以十分謙恭的態度對待他人。



〖賀齊〗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戰爭中立有大功,又討平叛亂無數,身經百戰,所向披靡,深受孫權器重。後來在與魏國的多次邊境爭鬥中也屢立戰功,官至後將軍,並領徐州牧。賀齊生性奢綺,尤其軍事方面,兵甲器械極爲精良,所乘的船奢華至極。



〖虞翻〗

   字仲翔,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學者、官員。他本是會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後投奔孫策,自此仕於東吳。他於經學頗有造詣,尤其精通《易》學。



〖陸績〗

   字公紀,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漢末廬江太守陸康之子。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星曆算數無不涉覽。孫權徵其爲奏曹掾,常以直道見憚。後出爲鬱林太守,加偏將軍。在軍中不廢著作,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孫亮〗

   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他是吳大帝孫權與潘皇后的第七個兒子,252年孫權去世後即位,258年被權臣孫綝廢爲會稽王。260年,孫亮因被誣告而自殺。



〖諸葛恪〗

   字元遜,琅邪陽都人。從小就以神童著稱,深受孫權賞識。孫權臨終前爲託孤大臣之首。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初期革新政治,並率軍抗魏取得東興大捷,頗孚衆望。後被孫峻聯合孫亮設計殺害,被夷滅三族。孫綝被殺後,孫休下詔將諸葛恪依禮改葬。



〖吳平山越之戰〗

   嘉禾三年,諸葛恪自請到丹陽收服山越,以擴大兵源。他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並用的方針,命令各郡嚴守疆界,嚴肅法紀,已歸順的山民,一律設屯聚居。至六年十月,先後收服達10萬餘人。



〖孫休〗

   字子烈,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孫權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十八歲時,受封爲琅琊王。公元258年九月,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爲會稽王,迎立孫休爲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



〖孫綝〗

   從兄孫峻死後,孫綝繼孫峻掌握大權,爲侍中兼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其人專政嗜殺,使朝野都對其不滿。與孫亮矛盾激化後廢孫亮而立孫休爲帝,又加丞相,領荊州牧。後孫休定計,派丁奉等人將其誅殺,年僅二十八。



〖張布〗

   三國時吳將領。孫休爲王時,布爲左右將督,素見信愛。公元258年,布由長水校尉遷輔義將軍,封永康侯。旋爲左將軍。孫綝欲謀反,休陰與布圖計,於殿中縛綝,綝伏誅,加布中軍督。



〖孫皓〗

   字皓宗,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公元264年-280年在位。吳大帝孫權之孫,孫和之子。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爲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



〖陸抗〗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年二十喪父,襲父爵爲江陵侯,爲建武校尉,領其父衆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爲帝,任鎮軍大將軍。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被譽爲吳國最後的名將,死後不久吳國爲晉所滅。



〖西陵之戰〗

   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吳派陸抗討伐步闡。就在此時,晉廷派楊肇等率軍援救步闡進軍西陵,陸抗估計楊肇可能依俞贊之計先攻自己的薄弱環節,乃臨機應變,將計就計,連夜撤下疑兵,換上精兵。第二天,晉軍果然從原疑兵防守之處進攻,遭到吳軍沉重打擊。



〖樓玄〗

   字承先,生卒年不詳,沛郡蘄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任監農御史。孫皓即位後,歷任散騎中常侍、會稽太守、大司農。後來提拔爲宮下鎮禁中候,負責殿中事物。因多次違背孫皓心意,遭人誣陷流放廣州。後又流放交阯,被孫皓逼迫自殺。



〖晉滅吳之戰〗

   265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滅蜀後病逝,其子司馬炎接任,並在同年廢魏帝自立,建立晉。其後於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勢如破竹,成功於280年三月十五成功逼降吳主孫皓,西晉統一天下。


願識趣甚多才高八斗,博聞見廣學富五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