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
2015-06-29

〖歷史大講堂〗

三國文化星河燦,建安七子文非凡。

九品中正開先河,曹魏屯田歷代贊。

馬鈞巧思拙言談,翻車利農華夏安。

裴秀製圖創六體,聖手華佗技精湛。



〖建安七子〗

   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三體石經〗

    建於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爲了拉攏士族而採納吏部尚書陳羣的意見,於公元220年制定的制度。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啓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



〖屯田制〗

    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則是曹操麾下的棗祗,此外還有韓浩,而實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時期的鄧艾等。曹操與他奠基的曹魏政權整合軍屯與民屯,在各地設立田官專門負責屯田。屯田制逐步確立後,成爲了國家政權的錢糧收入來源,同時也解決了屯田軍民本身的生計。



〖馬鈞〗

    字德衡,扶風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喫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



〖翻車〗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舊時漢族民間灌溉農田用的龍骨水車。爲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於灌溉。



〖輪轉式發石車〗

    漢末時官渡之戰,曹操曾使用“發石車”攻擊袁紹的陣地,但只能單發,效率不高。馬鈞擔心敵方在城樓上掛起溼牛皮,就能擋住發石車拋出的石頭。馬鈞在原來作戰用的發石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



〖裴秀〗

    字季彥,河東聞喜人,魏晉時期大臣,著名地圖學家。出身著名的大族“河東裴氏”,少年時便頗有名氣,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學。李約瑟稱他爲“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製圖六體〗

   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中國最早的地圖製圖學理論,它正確的闡明瞭地圖比例尺、方位和距離的關係,對中國西晉以後的地圖製作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徽〗

   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爲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九章算術注》

   一部數學計算方法的歷史書籍,成書於三國時期。主要內容包括分數四則和比例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關於勾股測量的計算等。



〖破崗瀆〗

   三國時期吳主孫權派校尉陳勳率屯田兵三萬在句容茅山以北的丘崗地帶開鑿一條人工航道,對儲蓄水源,調節水利,開發赤山湖,促進句容中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都起過積極作用。



〖玄學〗

   玄學是中國曹魏之際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玄”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老子》:“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王弼〗

   字輔嗣,三國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哲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曾爲《道德經》與《易經》撰寫註解。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本書的唯一留傳。



〖華佗〗

   字元化,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與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被後人稱爲“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五禽戲〗

   五禽戲是漢族民間廣爲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由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禽獸動物的動作組成。由三國時期醫學家華佗創制。



祝好朋友有勇才能降龍伏虎,無私方可扶正驅邪!

三國文化

〖歷史大講堂〗

三國文化星河燦,建安七子文非凡。

九品中正開先河,曹魏屯田歷代贊。

馬鈞巧思拙言談,翻車利農華夏安。

裴秀製圖創六體,聖手華佗技精湛。



〖建安七子〗

   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三體石經〗

    建於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爲了拉攏士族而採納吏部尚書陳羣的意見,於公元220年制定的制度。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啓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



〖屯田制〗

    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則是曹操麾下的棗祗,此外還有韓浩,而實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時期的鄧艾等。曹操與他奠基的曹魏政權整合軍屯與民屯,在各地設立田官專門負責屯田。屯田制逐步確立後,成爲了國家政權的錢糧收入來源,同時也解決了屯田軍民本身的生計。



〖馬鈞〗

    字德衡,扶風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喫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



〖翻車〗

    翻車又名龍骨水車,舊時漢族民間灌溉農田用的龍骨水車。爲世界上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農用水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最著名的農業灌溉機械之一。曹魏時,經過改制的翻車用於灌溉。



〖輪轉式發石車〗

    漢末時官渡之戰,曹操曾使用“發石車”攻擊袁紹的陣地,但只能單發,效率不高。馬鈞擔心敵方在城樓上掛起溼牛皮,就能擋住發石車拋出的石頭。馬鈞在原來作戰用的發石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



〖裴秀〗

    字季彥,河東聞喜人,魏晉時期大臣,著名地圖學家。出身著名的大族“河東裴氏”,少年時便頗有名氣,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學。李約瑟稱他爲“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製圖六體〗

   製圖六體,是晉代製圖學家裴秀提出的繪製地圖的六條原則,中國最早的地圖製圖學理論,它正確的闡明瞭地圖比例尺、方位和距離的關係,對中國西晉以後的地圖製作技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徽〗

   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爲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九章算術注》

   一部數學計算方法的歷史書籍,成書於三國時期。主要內容包括分數四則和比例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關於勾股測量的計算等。



〖破崗瀆〗

   三國時期吳主孫權派校尉陳勳率屯田兵三萬在句容茅山以北的丘崗地帶開鑿一條人工航道,對儲蓄水源,調節水利,開發赤山湖,促進句容中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都起過積極作用。



〖玄學〗

   玄學是中國曹魏之際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玄”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老子》:“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王弼〗

   字輔嗣,三國曹魏山陽郡人,經學家、哲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曾爲《道德經》與《易經》撰寫註解。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本書的唯一留傳。



〖華佗〗

   字元化,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與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被後人稱爲“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五禽戲〗

   五禽戲是漢族民間廣爲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由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禽獸動物的動作組成。由三國時期醫學家華佗創制。



祝好朋友有勇才能降龍伏虎,無私方可扶正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