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
2015-06-26

〖歷史大講堂〗

隋出於世九州安,華夏一統贊楊堅。

北擊突厥平荒漠,南滅陳朝江南還。

錐舌誡子有輔伯,三省六部樹典範。

大興城池千載立,開皇律條萬年傳。


〖北周〗

   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侄宇文護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都長安,史稱北周。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公元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北周亡。


〖隋朝〗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啓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其與唐朝合稱隋唐。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定國號爲“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讓位李淵,隋滅亡。國祚38年。


〖楊堅〗

   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人。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爲“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爲盛世之國。


〖陳叔寶〗

   字元秀,南朝陳最後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遊宴,製作豔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爲然。公元589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


〖張麗華〗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妃子。張麗華出身兵家,聰明靈慧,有辯才,而且記憶力很強,因此深得陳後主喜愛,爲陳後主生有二子。隋朝滅亡陳朝,張麗華因“禍水誤國”被長史高熲所殺。


〖隋滅陳之戰〗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公元588年12月至次年2月,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長孫晟〗

   字季晟,河南洛陽人,十八歲時爲司衛上士。起初沒有名氣,別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楊堅一見,深贊其異才。隋朝建立後,長孫晟得到楊堅重用,多次出使突厥,官至淮陽太守、右驍衛將軍。


〖楊素〗

   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深相結納。楊堅爲帝,任楊素爲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爲越國公,任內史令。


〖賀若弼〗

   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爲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刺史。賀若弼以伐陳有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候大將軍。


〖錐舌誡子〗

   賀若弼的父親因口出怨言,爲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我想要平定江南,然而現在看來已經不能實現了,你應該繼承我的遺志。還有我是因爲嚼舌根而遭致殺身之禍的,你不能不好好想想啊。”並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要慎言。


〖韓擒虎〗

   隋朝名將,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人,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隋大舉攻陳時,領軍爲先鋒,從右翼進攻陳都建康,佔領建康城,俘後主陳叔寶後。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廢除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制,恢復了漢魏時期的體制,基本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都是最高政務機構。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尚書省下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每部設尚書,總管本部政務。


〖《開皇律》〗

   《開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總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立法經驗後修改制訂的一部封建制法律。律文共500條,素有“刑綱簡要,疏而不失”的美譽,是《唐律》的制定基礎,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實是法制史上的一大進步,亦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十惡〗

   《開皇律》改《北齊律》“重罪十條”爲“十惡之條”,“十惡”是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十種最嚴重的犯罪行爲。自從《開皇律》創設“十惡”制度以後,歷代封建王朝均予以承襲。〖大興城〗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於是便決定另建一座新城。在宇文愷的主持下,精心設計了大興城。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誌,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隋五銖〗

   隋五銖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


祝好朋友汗水灑盡出高藝,友誼花開香五洲!

隋朝

〖歷史大講堂〗

隋出於世九州安,華夏一統贊楊堅。

北擊突厥平荒漠,南滅陳朝江南還。

錐舌誡子有輔伯,三省六部樹典範。

大興城池千載立,開皇律條萬年傳。


〖北周〗

   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其侄宇文護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都長安,史稱北周。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公元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北周亡。


〖隋朝〗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啓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其與唐朝合稱隋唐。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定國號爲“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讓位李淵,隋滅亡。國祚38年。


〖楊堅〗

   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人。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爲“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爲盛世之國。


〖陳叔寶〗

   字元秀,南朝陳最後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遊宴,製作豔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爲然。公元589年,隋軍入建康,陳叔寶被俘。


〖張麗華〗

   南朝陳後主陳叔寶的妃子。張麗華出身兵家,聰明靈慧,有辯才,而且記憶力很強,因此深得陳後主喜愛,爲陳後主生有二子。隋朝滅亡陳朝,張麗華因“禍水誤國”被長史高熲所殺。


〖隋滅陳之戰〗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公元588年12月至次年2月,隋文帝楊堅命令晉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長孫晟〗

   字季晟,河南洛陽人,十八歲時爲司衛上士。起初沒有名氣,別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楊堅一見,深贊其異才。隋朝建立後,長孫晟得到楊堅重用,多次出使突厥,官至淮陽太守、右驍衛將軍。


〖楊素〗

   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深相結納。楊堅爲帝,任楊素爲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爲越國公,任內史令。


〖賀若弼〗

   複姓賀若,字輔伯,河南洛陽人,隋朝著名將領。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爲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刺史。賀若弼以伐陳有功,封上柱國,進爵宋國公,官至右武候大將軍。


〖錐舌誡子〗

   賀若弼的父親因口出怨言,爲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臨死前,曾囑咐賀若弼說“我想要平定江南,然而現在看來已經不能實現了,你應該繼承我的遺志。還有我是因爲嚼舌根而遭致殺身之禍的,你不能不好好想想啊。”並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要慎言。


〖韓擒虎〗

   隋朝名將,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人,北周驃騎大將軍韓雄之子。容儀魁偉,有膽略,好讀書。隋大舉攻陳時,領軍爲先鋒,從右翼進攻陳都建康,佔領建康城,俘後主陳叔寶後。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


〖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廢除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制,恢復了漢魏時期的體制,基本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都是最高政務機構。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尚書省下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每部設尚書,總管本部政務。


〖《開皇律》〗

   《開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總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立法經驗後修改制訂的一部封建制法律。律文共500條,素有“刑綱簡要,疏而不失”的美譽,是《唐律》的制定基礎,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實是法制史上的一大進步,亦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十惡〗

   《開皇律》改《北齊律》“重罪十條”爲“十惡之條”,“十惡”是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十種最嚴重的犯罪行爲。自從《開皇律》創設“十惡”制度以後,歷代封建王朝均予以承襲。〖大興城〗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於是便決定另建一座新城。在宇文愷的主持下,精心設計了大興城。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誌,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隋五銖〗

   隋五銖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隋五銖是我國“銖兩錢制”的終結。


祝好朋友汗水灑盡出高藝,友誼花開香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