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皮膚
2015-07-07

〖健康護理苑〗

仲夏時節肝火旺,

雪膚花貌失陰陽。

補血益氣有妙方,

玉膚如醉清新靚。

〖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指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面部油膩光亮的皮膚。主要表現爲額頭、鼻翼有油光、皮質厚硬不光滑、膚色暗黃,彈性較佳,不易衰老,易吸收紫外線。

〖皮膚特徵〗

    油性皮膚的顯著特徵是:膚色偏深,毛孔粗大、皮膚油膩光亮,甚至可以出現桔皮樣外觀,其PH值在5.6-6.6之間,容易粘附灰塵和污物,引起皮膚的感染與痤瘡等。對物理性、化學性及光線等因素的刺激耐受性強,不易產生過敏反應。

〖中醫辯證〗

   在中醫看來,油性皮膚的根本原因是肝膽溼熱,也就是俗稱的溼毒。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藥配方〗

1.處方:枇杷葉、桑皮、菊花、苦蔘各9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生甘草9克。

用法:用紗布包好,多加些水煮沸,待涼至溫度適宜後洗浴,每劑可用12次。

功效:清熱祛風、涼血利溼,有助於緩解皮膚油膩症狀。

2.處方: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各10克,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柴胡、甘草各6克。

用法: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30分鐘,將藥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用於肝膽溼熱,對緩解皮膚出油很有幫助。

3.處方:龍膽、柴胡、黃芩、梔子各30克,澤瀉、木通各10克,車前子、當歸各15克,地黃12克,炙甘草8克。

製法:浸泡後取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利溼清熱,清肝利膽

4.處方:苦蔘30克,金銀花、板藍根、蒲公英各15克,蛇牀子5克、紫蘇20克,龍膽草、薄荷各25克。

用法: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30分鐘,將藥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利熱祛溼,用於肝膽溼熱,與沐浴露相結合使用,可使肌膚舒爽。

5.處方:荊芥10克,防風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皁刺10克,生首烏20克,苦蔘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將上述中藥,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20分鐘後,把所煎之水和花一同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祛風,清熱,利溼,利於皮膚油性控制。

〖日常護理〗

    1.做好肌膚清潔工作:不宜使用清潔性過強的產品,如果皮膚本身的油脂被清掉了,肌膚自衛機能就會再分泌更多的油脂,導致油膩更加嚴重。

    2.做好補水工作:皮膚本身只能分泌油脂,而不能提供肌膚所需的水分,因此需要外界爲肌膚注入水分,選擇適合自己的補水護膚品,保持肌膚表層水油平衡。

    3.及時應對併發症狀:油性皮膚易出現黑頭、毛孔粗大等問題,應及時應對,平時需做好基礎護理工作。

〖溫馨提示〗

1.控油一定要適度

    如果過多或過於頻繁地控油,而讓肌膚髮紅、脫皮,一定要停止這些動作並且就醫,因爲再下去皮膚會外油內幹,得不償失。肌膚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四季都會有明顯差異。所以油性肌膚的男士也應針對自己在夏季的肌膚狀況,制定合適的護理方案。

小測試:將手指放在鼻翼或兩頰,輕輕往上推起,如果出現小細紋(缺水紋),說明有缺水現象,需要多補水。

2.改善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類高的食物,忌過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肥厚甘味之品,少食可可、咖啡、糖類食品,應多喫水果蔬菜(特別是含維生素A,如蘋果、胡蘿蔔等),保持大便通暢,改善皮膚的油膩粗糙感。

油性皮膚雖是小事,卻十分影響個人形象,如果不能善加養護,可能演變成痤瘡等皮膚病。因此,我們應從飲食習慣、日常保健等多方面加以護理。

祝好朋友夏日清爽好時光,笑口常開福壽長。


油性皮膚

〖健康護理苑〗

仲夏時節肝火旺,

雪膚花貌失陰陽。

補血益氣有妙方,

玉膚如醉清新靚。

〖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指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面部油膩光亮的皮膚。主要表現爲額頭、鼻翼有油光、皮質厚硬不光滑、膚色暗黃,彈性較佳,不易衰老,易吸收紫外線。

〖皮膚特徵〗

    油性皮膚的顯著特徵是:膚色偏深,毛孔粗大、皮膚油膩光亮,甚至可以出現桔皮樣外觀,其PH值在5.6-6.6之間,容易粘附灰塵和污物,引起皮膚的感染與痤瘡等。對物理性、化學性及光線等因素的刺激耐受性強,不易產生過敏反應。

〖中醫辯證〗

   在中醫看來,油性皮膚的根本原因是肝膽溼熱,也就是俗稱的溼毒。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藥配方〗

1.處方:枇杷葉、桑皮、菊花、苦蔘各9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生甘草9克。

用法:用紗布包好,多加些水煮沸,待涼至溫度適宜後洗浴,每劑可用12次。

功效:清熱祛風、涼血利溼,有助於緩解皮膚油膩症狀。

2.處方: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各10克,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柴胡、甘草各6克。

用法: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30分鐘,將藥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用於肝膽溼熱,對緩解皮膚出油很有幫助。

3.處方:龍膽、柴胡、黃芩、梔子各30克,澤瀉、木通各10克,車前子、當歸各15克,地黃12克,炙甘草8克。

製法:浸泡後取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利溼清熱,清肝利膽

4.處方:苦蔘30克,金銀花、板藍根、蒲公英各15克,蛇牀子5克、紫蘇20克,龍膽草、薄荷各25克。

用法: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30分鐘,將藥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利熱祛溼,用於肝膽溼熱,與沐浴露相結合使用,可使肌膚舒爽。

5.處方:荊芥10克,防風10克,黃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皁刺10克,生首烏20克,苦蔘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將上述中藥,浸泡半小時後加水煎20分鐘後,把所煎之水和花一同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祛風,清熱,利溼,利於皮膚油性控制。

〖日常護理〗

    1.做好肌膚清潔工作:不宜使用清潔性過強的產品,如果皮膚本身的油脂被清掉了,肌膚自衛機能就會再分泌更多的油脂,導致油膩更加嚴重。

    2.做好補水工作:皮膚本身只能分泌油脂,而不能提供肌膚所需的水分,因此需要外界爲肌膚注入水分,選擇適合自己的補水護膚品,保持肌膚表層水油平衡。

    3.及時應對併發症狀:油性皮膚易出現黑頭、毛孔粗大等問題,應及時應對,平時需做好基礎護理工作。

〖溫馨提示〗

1.控油一定要適度

    如果過多或過於頻繁地控油,而讓肌膚髮紅、脫皮,一定要停止這些動作並且就醫,因爲再下去皮膚會外油內幹,得不償失。肌膚狀況不是一成不變的,四季都會有明顯差異。所以油性肌膚的男士也應針對自己在夏季的肌膚狀況,制定合適的護理方案。

小測試:將手指放在鼻翼或兩頰,輕輕往上推起,如果出現小細紋(缺水紋),說明有缺水現象,需要多補水。

2.改善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少食含脂肪、糖類高的食物,忌過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肥厚甘味之品,少食可可、咖啡、糖類食品,應多喫水果蔬菜(特別是含維生素A,如蘋果、胡蘿蔔等),保持大便通暢,改善皮膚的油膩粗糙感。

油性皮膚雖是小事,卻十分影響個人形象,如果不能善加養護,可能演變成痤瘡等皮膚病。因此,我們應從飲食習慣、日常保健等多方面加以護理。

祝好朋友夏日清爽好時光,笑口常開福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