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公示
2016-01-20

項  目  摘  要

項 目 名 稱複方苦蔘注射液標準化體系建設及產業化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山西KOK娱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複方苦蔘注射液是由苦蔘、白土苓配伍經提取精製而成,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散結止痛的功能,臨牀用於癌腫疼痛、出血。經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廣安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華山醫院等300 餘家三甲醫院廣泛應用顯示,鎮痛作用明顯,可顯著增強抑瘤效果,減輕炎症反應,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基於本品種組方特色所產生的療效,針對中藥注射劑藥材不穩定、質量不均一、療效不確切、安全風險大等重大技術難題,開展了全國性產學研聯合攻關,通過溯源藥材來源,生產過程控制、標準提高以及臨牀特色和優勢研究。制訂重大攻關課題,歷經近八年的廣泛、深入研究,基本解決了複方苦蔘注射液安全、穩定生產的技術難題,爲解決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共性難題提供了借鑑。

    一、建立藥材GAP 種植基地,提升注射用藥材標準。研究苦蔘規範化種植技術,建立苦蔘規範化種植基地,並通過國家認證,建立了注射用的苦蔘藥材質量標準,保證了藥材的質量;採用DNA 分子鑑定方法,固定了白土苓藥材基原,建立白土苓野生撫育基地;首次建立注射用白土苓藥材標準,申報了白土苓苷國家標準物質。

    二、建立一測多評和指紋圖譜等技術,全面提高注射劑產品質量標準。按照國家對中藥注射劑的質量要求,建立了產品的指紋圖譜,增加了生物鹼和白土苓苷的含量控制指標,完善了有關物質和重金屬等安全性指標,明確了總固量中80%以上成分類別,結構明確成分的含量達到62%,複方苦蔘注射液質量標準已提交國家藥典委員會覈准。

    三、建立NIR 集成技術,實現注射劑生產全過程自動控制。集成近紅外(NIR)在線監測和過程控制技術(PAT),對注射劑生產過程進行在線監控,實現了整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產品合格率達到100%,確保了產品的均一穩定、質量可控。

    四、建立內含物質驗證技術,確保安全穩定生產。利用分子免疫學技術,成功的構建了IgG 啓動子質粒,並利用HepG2 細胞建立了IgG-HepG2 致敏原篩選平臺;對注射劑中致敏性物質開展篩選研究,對生產過程致敏原進行過程監控,通過工藝優化,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五、建立臨牀應用再評價體系,保障患者的醫療權益。從2000 年-2009 年,應用隨機、多中心臨牀驗證技術,累積投入8000 餘萬,開展並完成了治療老年癌症疼痛、配合肝動脈介入治療原發性肝癌、防治原發性肺癌放射性肺炎等多個臨牀實驗,爲臨牀合理用藥及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目前年使用量爲24萬人次以上,市場覆蓋全國400 餘大中城市1610 家醫院, 2010-2012 年三年累積銷售16.6 億元,近3 年來增長率爲20%,利稅累計3.2 億元。

    項目實施過程中,共申請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2 項,獲得政府項目資助968萬元,公司累計投入20884 萬元;培養種植、質量、工藝、臨牀方面學科帶頭人27 名,獲得發明專利6 項,申請受理4 項。共發表文章256 篇,其中SCI 收錄14 篇,核心期刊242 篇。

複方苦蔘注射液

2016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公示

項  目  摘  要

項 目 名 稱複方苦蔘注射液標準化體系建設及產業化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山西KOK娱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複方苦蔘注射液是由苦蔘、白土苓配伍經提取精製而成,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散結止痛的功能,臨牀用於癌腫疼痛、出血。經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廣安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華山醫院等300 餘家三甲醫院廣泛應用顯示,鎮痛作用明顯,可顯著增強抑瘤效果,減輕炎症反應,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基於本品種組方特色所產生的療效,針對中藥注射劑藥材不穩定、質量不均一、療效不確切、安全風險大等重大技術難題,開展了全國性產學研聯合攻關,通過溯源藥材來源,生產過程控制、標準提高以及臨牀特色和優勢研究。制訂重大攻關課題,歷經近八年的廣泛、深入研究,基本解決了複方苦蔘注射液安全、穩定生產的技術難題,爲解決中藥注射劑存在的共性難題提供了借鑑。

    一、建立藥材GAP 種植基地,提升注射用藥材標準。研究苦蔘規範化種植技術,建立苦蔘規範化種植基地,並通過國家認證,建立了注射用的苦蔘藥材質量標準,保證了藥材的質量;採用DNA 分子鑑定方法,固定了白土苓藥材基原,建立白土苓野生撫育基地;首次建立注射用白土苓藥材標準,申報了白土苓苷國家標準物質。

    二、建立一測多評和指紋圖譜等技術,全面提高注射劑產品質量標準。按照國家對中藥注射劑的質量要求,建立了產品的指紋圖譜,增加了生物鹼和白土苓苷的含量控制指標,完善了有關物質和重金屬等安全性指標,明確了總固量中80%以上成分類別,結構明確成分的含量達到62%,複方苦蔘注射液質量標準已提交國家藥典委員會覈准。

    三、建立NIR 集成技術,實現注射劑生產全過程自動控制。集成近紅外(NIR)在線監測和過程控制技術(PAT),對注射劑生產過程進行在線監控,實現了整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產品合格率達到100%,確保了產品的均一穩定、質量可控。

    四、建立內含物質驗證技術,確保安全穩定生產。利用分子免疫學技術,成功的構建了IgG 啓動子質粒,並利用HepG2 細胞建立了IgG-HepG2 致敏原篩選平臺;對注射劑中致敏性物質開展篩選研究,對生產過程致敏原進行過程監控,通過工藝優化,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五、建立臨牀應用再評價體系,保障患者的醫療權益。從2000 年-2009 年,應用隨機、多中心臨牀驗證技術,累積投入8000 餘萬,開展並完成了治療老年癌症疼痛、配合肝動脈介入治療原發性肝癌、防治原發性肺癌放射性肺炎等多個臨牀實驗,爲臨牀合理用藥及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目前年使用量爲24萬人次以上,市場覆蓋全國400 餘大中城市1610 家醫院, 2010-2012 年三年累積銷售16.6 億元,近3 年來增長率爲20%,利稅累計3.2 億元。

    項目實施過程中,共申請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2 項,獲得政府項目資助968萬元,公司累計投入20884 萬元;培養種植、質量、工藝、臨牀方面學科帶頭人27 名,獲得發明專利6 項,申請受理4 項。共發表文章256 篇,其中SCI 收錄14 篇,核心期刊242 篇。

複方苦蔘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