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打工人必看!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
2025-06-05

伏案工作一整天后,脖子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睡前刷手機半小時,第二天肩頸痠痛到“懷疑人生”?據統計,我國頸椎病患者已超2億,其中25-45歲的職場人佔比高達60%。長期久坐、低頭刷屏、姿勢不當,正在讓你的頸椎“提前退休”!KOK娱乐健康推薦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趕緊收藏!

頸椎病

一、頸椎自測:你的頸椎還好嗎?

長期伏案、低頭刷手機、久坐不動……這些打工人日常行爲,正在悄悄透支頸椎健康。若出現以下症狀,需警惕頸椎病:

1、頸部僵硬疼痛:晨起或久坐後,頸部酸脹、轉動困難,按壓肩頸有壓痛點。

2、上肢麻木無力:手臂、手指發麻,握物無力,夜間或保持同一姿勢後加重。

3、頭暈頭痛:轉頭或低頭時眩暈,伴視力模糊、耳鳴,可能是椎動脈受壓。

4、活動受限:前屈、後伸、旋轉頭部時疼痛加劇,活動範圍縮小。

5、自測方法:頸部活動度,低頭觸胸、仰頭後仰、左右旋轉和側彎,若出現疼痛或僵硬,需警惕。椎間孔擠壓試驗,頭部微屈,檢查者向下按壓頭頂,若上肢放射痛加重,提示神經根受壓。


二、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

1、熱敷法:日常可使用溫度在40-45℃的毛巾或熱水袋敷貼於頸部,每次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內。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僵硬感。注意避免溫度過高,防止燙傷。

2、頸部拉伸運動:緩慢轉頭,左右緩慢旋轉頭部,感受頸部肌肉拉伸。聳肩縮頸,聳肩後放鬆,重複10次,緩解肩頸壓力。雙手託頸,雙手交叉置於後頸,頭部後仰,雙手向前輕推,形成對抗力。

3、中醫輔助療法:推拿按摩,輕柔按壓頸部兩側至肩部,力度適中,每次10-15分鐘,可放鬆肌肉。拔罐走罐,寒溼型頸椎病患者可用梅花針輕叩頸部,後走罐至皮膚潮紅,再艾灸10分鐘,每週1次。

4、調整體位與工具:正確坐姿,背部挺直,電腦屏幕與視線平齊,避免低頭或仰頭。選擇合適枕頭,高度與肩寬匹配,支撐頸椎生理曲度,硬度適中。


三、如何預防頸椎病

1、定時活動:每工作1小時起身活動,做頸部伸展,避免久坐。

2、適度運動:游泳、瑜伽、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

3、注意保暖:空調房或冬季外出時,佩戴圍巾或護頸,避免頸部受涼。

4、避免外傷:運動或搬運重物時,保護頸部,防止扭傷或撞擊。


頸椎病並非“老年病”,打工人因長期不良姿勢,已成爲高發人羣。通過自測、及時緩解和日常預防,可有效降低頸椎損傷風險。若症狀持續加重,如上肢麻木、頭暈劇烈,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保健】打工人必看!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

伏案工作一整天后,脖子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睡前刷手機半小時,第二天肩頸痠痛到“懷疑人生”?據統計,我國頸椎病患者已超2億,其中25-45歲的職場人佔比高達60%。長期久坐、低頭刷屏、姿勢不當,正在讓你的頸椎“提前退休”!KOK娱乐健康推薦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趕緊收藏!

頸椎病

一、頸椎自測:你的頸椎還好嗎?

長期伏案、低頭刷手機、久坐不動……這些打工人日常行爲,正在悄悄透支頸椎健康。若出現以下症狀,需警惕頸椎病:

1、頸部僵硬疼痛:晨起或久坐後,頸部酸脹、轉動困難,按壓肩頸有壓痛點。

2、上肢麻木無力:手臂、手指發麻,握物無力,夜間或保持同一姿勢後加重。

3、頭暈頭痛:轉頭或低頭時眩暈,伴視力模糊、耳鳴,可能是椎動脈受壓。

4、活動受限:前屈、後伸、旋轉頭部時疼痛加劇,活動範圍縮小。

5、自測方法:頸部活動度,低頭觸胸、仰頭後仰、左右旋轉和側彎,若出現疼痛或僵硬,需警惕。椎間孔擠壓試驗,頭部微屈,檢查者向下按壓頭頂,若上肢放射痛加重,提示神經根受壓。


二、緩解頸椎病的4個小妙招

1、熱敷法:日常可使用溫度在40-45℃的毛巾或熱水袋敷貼於頸部,每次時間控制在15至20分鐘內。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僵硬感。注意避免溫度過高,防止燙傷。

2、頸部拉伸運動:緩慢轉頭,左右緩慢旋轉頭部,感受頸部肌肉拉伸。聳肩縮頸,聳肩後放鬆,重複10次,緩解肩頸壓力。雙手託頸,雙手交叉置於後頸,頭部後仰,雙手向前輕推,形成對抗力。

3、中醫輔助療法:推拿按摩,輕柔按壓頸部兩側至肩部,力度適中,每次10-15分鐘,可放鬆肌肉。拔罐走罐,寒溼型頸椎病患者可用梅花針輕叩頸部,後走罐至皮膚潮紅,再艾灸10分鐘,每週1次。

4、調整體位與工具:正確坐姿,背部挺直,電腦屏幕與視線平齊,避免低頭或仰頭。選擇合適枕頭,高度與肩寬匹配,支撐頸椎生理曲度,硬度適中。


三、如何預防頸椎病

1、定時活動:每工作1小時起身活動,做頸部伸展,避免久坐。

2、適度運動:游泳、瑜伽、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

3、注意保暖:空調房或冬季外出時,佩戴圍巾或護頸,避免頸部受涼。

4、避免外傷:運動或搬運重物時,保護頸部,防止扭傷或撞擊。


頸椎病並非“老年病”,打工人因長期不良姿勢,已成爲高發人羣。通過自測、及時緩解和日常預防,可有效降低頸椎損傷風險。若症狀持續加重,如上肢麻木、頭暈劇烈,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