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古稱百辣雲,因質地辛辣,得綽號“炎涼小子”。公元3世紀,我國的生薑傳入日本,被稱作“吳國山椒”。漢代醫聖張仲景用生薑止嘔達25方之多,因此,古人稱之爲“嘔家聖藥”。明代李時珍雲:“鮮生薑搗汁和黃明膠熬成膏貼,對風溼痛有神效。”早行山間時口含一片姜,可不犯霧露清溼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
一、生薑的作用
民間流傳着不少關於生薑的諺語,諸如“一杯茶,一片姜,驅寒健胃是良方”,“早上三片姜,勝過飲蔘湯”等,都說明生薑具有溫中暖胃,祛病養生的作用。
1、驅寒:生薑味辛辣,含有0.25%~0.3%的揮發油,主要成分爲薑辣素、姜烯酮、姜酮等,具有發汗散寒作用,臨牀用於治療初期風寒感冒、外感咳嗽等。
2、暖胃:生薑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發,增進血液循環,祛除胃中寒積。
3、鎮痛:生薑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原因在於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前列腺素是由於機體受損傷或發炎而釋放出的致痛、致炎因素。可用於治療關節痛、腹痛、胃痛、痛經、燒燙傷、扭傷、挫傷等。
4、殺菌:生薑有抗菌作用,尤其對污染食物的沙門氏菌作用更強。生薑外用有抑制皮膚真菌和殺滅陰道滴蟲等作用。
5、補腦:生薑含有天然姜烯酮、氨基丁酸、穀氨酸、賴氨酸、甘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大腦神經系統的信息傳輸具有催化作用。生薑氨基酸通過薑辣素和生薑揮發油的作用,可迅速把生薑氨基酸輸送到大腦血管,從而使大腦具有足夠的營養,並及時補充“智慧元素”氫、氧、氮、碳等物質。
6、降脂:生薑能大大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可以生薑爲主要原料製成降血脂藥,這給高血壓患者帶來了福音。
7、治暈:生薑是減輕暈動症的理想藥物,主治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可達90%以上,藥效可持續6小時。
8、促食慾:生薑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慾,並有抑制腸內異常發酵及促進氣體排出的作用。
二、姜的食用方法
生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不僅可以當作日常的配料食用,也可以烹飪出各種舌尖美食。
1、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9g,生薑15g,羊肉500g。可一起下水煨湯,也可先煮羊肉,以羊肉湯煎當歸、生薑,然去歸、姜而服食羊肉湯。但陰虛火旺,或肝經鬱火致病者不宜。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捲上,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產後腹中㽲痛,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2、生薑紅糖水:生薑10克,紅糖30克,紅棗幾個,水適量。冷水下鍋,入紅棗,生薑,紅糖,大火煮10分鐘即可。民間廣爲流傳的一種驅寒暖胃的偏方。
3、薑茶:紅茶6克,老生薑10克,蜂蜜適量。將紅茶葉與老生薑加清水煎茶,待溫時,調入蜜糖飲用。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有利於治療流感、傷寒、咳嗽。
4、方如苓桂五味姜辛湯:茯苓15克、桂枝4.5克、五味子9克、乾薑3克、細辛1.5克,用水煎服。可用於化痰。
5、乾薑附子湯:乾薑3克、生附子9克,加600毫升水,煮取200毫升,一次服用。能加強回陽救逆、溫和散寒止痛的作用。
三、姜的食用禁忌
在食用生薑的時候也有講究的禁忌,正確的選擇生薑食用能很好地起到養生防病的目的,但是一些生薑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1、不能食用腐爛的生薑:腐爛的生薑中含有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人體攝入之後會使得細胞出現變形而產生壞死,從而誘發多種疾病的產生,因此遇到腐爛的生薑一定不要食用。
2、不削皮:很多在食用生薑的時候,爲了獲取更好的口感,便會選擇將生薑的表皮去掉,殊不知這樣做影響了生薑的整體功效。因爲生薑中含有的諸多養生成分都是隱藏在生薑皮中,所以在食用生薑的時候建議大家不要將皮去掉。
3、不能喫太多:雖然說生薑具有極好的養生防病效果,但是一次也不能食用太多,否則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其中在夏天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口乾、口渴等不適症狀,而生薑本身就是性溫,屬於耐熱的食物,如果喫太多,則會造成體熱產生,損害健康。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季節和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服用生薑。
4、不適宜人羣:對於一些肝火較旺的人來說,是不適合喫生薑的。另外對於一些胃部不適的人來說,在食用生薑的時候最好選擇熟喫的方法,不適合生喫,因爲生薑的刺激性很大,食用之後對胃部的刺激過重,從而造成不適的反應。
現在,大家通過了解生薑的幾種養生喫法後,自己就可以在家裏稍微花點時間,便能將生薑很好地與其它食物烹飪出最養人美味的食物。讓你在享用美味的同時,還能輕鬆達到防病養生的功效。
生薑,古稱百辣雲,因質地辛辣,得綽號“炎涼小子”。公元3世紀,我國的生薑傳入日本,被稱作“吳國山椒”。漢代醫聖張仲景用生薑止嘔達25方之多,因此,古人稱之爲“嘔家聖藥”。明代李時珍雲:“鮮生薑搗汁和黃明膠熬成膏貼,對風溼痛有神效。”早行山間時口含一片姜,可不犯霧露清溼之氣及山嵐不正之邪。
一、生薑的作用
民間流傳着不少關於生薑的諺語,諸如“一杯茶,一片姜,驅寒健胃是良方”,“早上三片姜,勝過飲蔘湯”等,都說明生薑具有溫中暖胃,祛病養生的作用。
1、驅寒:生薑味辛辣,含有0.25%~0.3%的揮發油,主要成分爲薑辣素、姜烯酮、姜酮等,具有發汗散寒作用,臨牀用於治療初期風寒感冒、外感咳嗽等。
2、暖胃:生薑可以健脾溫胃,鼓舞陽氣升發,增進血液循環,祛除胃中寒積。
3、鎮痛:生薑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原因在於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前列腺素是由於機體受損傷或發炎而釋放出的致痛、致炎因素。可用於治療關節痛、腹痛、胃痛、痛經、燒燙傷、扭傷、挫傷等。
4、殺菌:生薑有抗菌作用,尤其對污染食物的沙門氏菌作用更強。生薑外用有抑制皮膚真菌和殺滅陰道滴蟲等作用。
5、補腦:生薑含有天然姜烯酮、氨基丁酸、穀氨酸、賴氨酸、甘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大腦神經系統的信息傳輸具有催化作用。生薑氨基酸通過薑辣素和生薑揮發油的作用,可迅速把生薑氨基酸輸送到大腦血管,從而使大腦具有足夠的營養,並及時補充“智慧元素”氫、氧、氮、碳等物質。
6、降脂:生薑能大大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可以生薑爲主要原料製成降血脂藥,這給高血壓患者帶來了福音。
7、治暈:生薑是減輕暈動症的理想藥物,主治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可達90%以上,藥效可持續6小時。
8、促食慾:生薑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慾,並有抑制腸內異常發酵及促進氣體排出的作用。
二、姜的食用方法
生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不僅可以當作日常的配料食用,也可以烹飪出各種舌尖美食。
1、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9g,生薑15g,羊肉500g。可一起下水煨湯,也可先煮羊肉,以羊肉湯煎當歸、生薑,然去歸、姜而服食羊肉湯。但陰虛火旺,或肝經鬱火致病者不宜。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捲上,具有溫中補虛,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產後腹中㽲痛,腹中寒疝,虛勞不足。
2、生薑紅糖水:生薑10克,紅糖30克,紅棗幾個,水適量。冷水下鍋,入紅棗,生薑,紅糖,大火煮10分鐘即可。民間廣爲流傳的一種驅寒暖胃的偏方。
3、薑茶:紅茶6克,老生薑10克,蜂蜜適量。將紅茶葉與老生薑加清水煎茶,待溫時,調入蜜糖飲用。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有利於治療流感、傷寒、咳嗽。
4、方如苓桂五味姜辛湯:茯苓15克、桂枝4.5克、五味子9克、乾薑3克、細辛1.5克,用水煎服。可用於化痰。
5、乾薑附子湯:乾薑3克、生附子9克,加600毫升水,煮取200毫升,一次服用。能加強回陽救逆、溫和散寒止痛的作用。
三、姜的食用禁忌
在食用生薑的時候也有講究的禁忌,正確的選擇生薑食用能很好地起到養生防病的目的,但是一些生薑是不能食用的,否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1、不能食用腐爛的生薑:腐爛的生薑中含有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人體攝入之後會使得細胞出現變形而產生壞死,從而誘發多種疾病的產生,因此遇到腐爛的生薑一定不要食用。
2、不削皮:很多在食用生薑的時候,爲了獲取更好的口感,便會選擇將生薑的表皮去掉,殊不知這樣做影響了生薑的整體功效。因爲生薑中含有的諸多養生成分都是隱藏在生薑皮中,所以在食用生薑的時候建議大家不要將皮去掉。
3、不能喫太多:雖然說生薑具有極好的養生防病效果,但是一次也不能食用太多,否則會造成不良的後果。其中在夏天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口乾、口渴等不適症狀,而生薑本身就是性溫,屬於耐熱的食物,如果喫太多,則會造成體熱產生,損害健康。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季節和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服用生薑。
4、不適宜人羣:對於一些肝火較旺的人來說,是不適合喫生薑的。另外對於一些胃部不適的人來說,在食用生薑的時候最好選擇熟喫的方法,不適合生喫,因爲生薑的刺激性很大,食用之後對胃部的刺激過重,從而造成不適的反應。
現在,大家通過了解生薑的幾種養生喫法後,自己就可以在家裏稍微花點時間,便能將生薑很好地與其它食物烹飪出最養人美味的食物。讓你在享用美味的同時,還能輕鬆達到防病養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