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科學養生“棗”知道!
2023-11-24

紅棗,亦稱大棗,以其卓越的維生素含量而聞名,被譽爲“天然維生素丸”,兼具滋陰補陽的卓越功效。作爲一種適應性強的溫帶作物,紅棗在中國傳統草藥典籍《本經》中便有記載,其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及緩和藥性的多重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進一步揭示,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及微量鈣等多種營養成分。

紅棗,紅棗的作用,紅棗的食用方法

一、紅棗的作用

紅棗,作爲養生界的佼佼者,其益處究竟何在?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讚譽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民間更有“日日食紅棗,青春永不老”的美譽。

1、保健功效卓越:我們常說的大棗,即紅棗,其保健功效極爲顯著。在中醫開具的藥方中,紅棗因具有緩和藥性和養血補氣的作用而備受青睞,被視爲上乘的營養保健品。對於女性而言,紅棗不僅強身健體,更兼具美容養顏之效,實爲難得的保健美容佳品。

2、營養價值豐富:紅棗富含糖類、脂肪、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及胡蘿蔔素,並含有鐵、鈣、磷等微量元素。每100克鮮棗中維生素含量高達300至600毫克,是蘋果的16倍;含糖量更是達到23%。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幹棗的含糖量竟高達70%,遠超甜菜和甘蔗這兩種傳統制糖原料。因此,民間早有“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的說法。

3、排毒養肝:紅棗能助力機體吞噬病毒細胞,具有增強體力和保護肝臟的顯著功效。對於即將進行剖腹產的孕婦而言,產前飲用一碗燉得爛熟的紅棗湯,既能有效排除麻藥的毒性,又能保護肝臟,還能顯著減輕手術後的疼痛感。

4、補氣養血:無論是普通民衆、營養專家還是中醫大夫,均將紅棗視爲養生的瑰寶。在食療偏方和藥膳中,紅棗往往作爲補氣養血的重要成分而不可或缺。

5、健脾養胃:脾胃不和者常出現腹瀉和倦怠無力等症狀。此時,不妨每日食用7顆紅棗,或將紅棗與黨參、白朮同煮,服用後可有效止瀉、健脾胃,並增進食慾。


二、紅棗的食用方法

紅棗雖百搭,但若想更充分地發揮其養生作用,還需爲其找到“黃金搭檔”:

1、紅棗+枸杞:將紅棗和枸杞洗淨後,用清水煮沸紅棗半小時;再加入枸杞轉小火煮5分鐘;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享用。紅棗與枸杞的搭配堪稱“強強聯合”,這道紅棗湯具有養肝明目、安神定志的顯著功效。

2、紅棗+紅豆:將紅棗和紅豆洗淨後浸泡兩小時,再清水煮沸;加入去殼留肉的桂圓,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這道紅棗湯具有安神養血、健脾養胃的卓越功效。

3、紅棗+當歸:將當歸15克用溫水浸泡片刻後加水200毫升煎至濃汁100毫升去渣取汁;再與粳米50克、紅棗50克和白糖20克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此粥具有調經活血、止痛潤腸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祕等人羣。

4、紅棗+首烏:將何首烏粉25克、紅棗50克、冰糖15克及粳米50克一同入鍋熬煮成粥。待粥半熟時加入何首烏粉邊煮邊攪勻至粥黏稠即成。此粥具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毒等功效,適用於肝腎兩虛、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健忘、夢遺滑精等人羣。

5、紅棗+大米:將紅棗50克與大米100克分別洗淨後放入鍋中煮熟即可享用。若你常感頭昏頭痛、全身乏力、肌肉關節痠痛或睡眠紊亂等亞健康狀態且在醫院檢查無異常時,不妨嘗試食用紅棗加大米的搭配來調理身體。


三、紅棗的食用禁忌

紅棗雖好,但亦有兩點需特別注意:

1、避免過量食用:一次性食用過多紅棗容易助長體內溼氣,導致腹脹、胃脹等不適症狀。脾胃不佳者每日食用三四枚紅棗爲宜;脾胃健康者也應儘量控制在10枚以內。

2、特定人羣慎食:糖尿病患者應慎食紅棗,因其含糖量極高尤其是製成零食的紅棗更不適合。外感風熱者過量食用生鮮紅棗易產生腹瀉並傷及脾胃因此應忌食。體質燥熱者尤其是女性在月經期間不宜食用紅棗進補以免引發經血過多等健康問題。經期女性若常出現眼腫或腳腫等溼重表現則不宜食用紅棗因其味甜易生痰生溼加重水腫症狀。此外還需注意紅棗雖爲滋補調養佳品但切忌過量食用過多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問題且棗皮較難消化需細嚼慢嚥。在服用退熱藥物時應避免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紅棗以免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影響藥物吸收速度。

藥食同源:科學養生“棗”知道!

紅棗,亦稱大棗,以其卓越的維生素含量而聞名,被譽爲“天然維生素丸”,兼具滋陰補陽的卓越功效。作爲一種適應性強的溫帶作物,紅棗在中國傳統草藥典籍《本經》中便有記載,其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及緩和藥性的多重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進一步揭示,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及微量鈣等多種營養成分。

紅棗,紅棗的作用,紅棗的食用方法

一、紅棗的作用

紅棗,作爲養生界的佼佼者,其益處究竟何在?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讚譽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民間更有“日日食紅棗,青春永不老”的美譽。

1、保健功效卓越:我們常說的大棗,即紅棗,其保健功效極爲顯著。在中醫開具的藥方中,紅棗因具有緩和藥性和養血補氣的作用而備受青睞,被視爲上乘的營養保健品。對於女性而言,紅棗不僅強身健體,更兼具美容養顏之效,實爲難得的保健美容佳品。

2、營養價值豐富:紅棗富含糖類、脂肪、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及胡蘿蔔素,並含有鐵、鈣、磷等微量元素。每100克鮮棗中維生素含量高達300至600毫克,是蘋果的16倍;含糖量更是達到23%。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幹棗的含糖量竟高達70%,遠超甜菜和甘蔗這兩種傳統制糖原料。因此,民間早有“一日三顆棗,青春永不老”的說法。

3、排毒養肝:紅棗能助力機體吞噬病毒細胞,具有增強體力和保護肝臟的顯著功效。對於即將進行剖腹產的孕婦而言,產前飲用一碗燉得爛熟的紅棗湯,既能有效排除麻藥的毒性,又能保護肝臟,還能顯著減輕手術後的疼痛感。

4、補氣養血:無論是普通民衆、營養專家還是中醫大夫,均將紅棗視爲養生的瑰寶。在食療偏方和藥膳中,紅棗往往作爲補氣養血的重要成分而不可或缺。

5、健脾養胃:脾胃不和者常出現腹瀉和倦怠無力等症狀。此時,不妨每日食用7顆紅棗,或將紅棗與黨參、白朮同煮,服用後可有效止瀉、健脾胃,並增進食慾。


二、紅棗的食用方法

紅棗雖百搭,但若想更充分地發揮其養生作用,還需爲其找到“黃金搭檔”:

1、紅棗+枸杞:將紅棗和枸杞洗淨後,用清水煮沸紅棗半小時;再加入枸杞轉小火煮5分鐘;最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享用。紅棗與枸杞的搭配堪稱“強強聯合”,這道紅棗湯具有養肝明目、安神定志的顯著功效。

2、紅棗+紅豆:將紅棗和紅豆洗淨後浸泡兩小時,再清水煮沸;加入去殼留肉的桂圓,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這道紅棗湯具有安神養血、健脾養胃的卓越功效。

3、紅棗+當歸:將當歸15克用溫水浸泡片刻後加水200毫升煎至濃汁100毫升去渣取汁;再與粳米50克、紅棗50克和白糖20克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此粥具有調經活血、止痛潤腸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祕等人羣。

4、紅棗+首烏:將何首烏粉25克、紅棗50克、冰糖15克及粳米50克一同入鍋熬煮成粥。待粥半熟時加入何首烏粉邊煮邊攪勻至粥黏稠即成。此粥具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毒等功效,適用於肝腎兩虛、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健忘、夢遺滑精等人羣。

5、紅棗+大米:將紅棗50克與大米100克分別洗淨後放入鍋中煮熟即可享用。若你常感頭昏頭痛、全身乏力、肌肉關節痠痛或睡眠紊亂等亞健康狀態且在醫院檢查無異常時,不妨嘗試食用紅棗加大米的搭配來調理身體。


三、紅棗的食用禁忌

紅棗雖好,但亦有兩點需特別注意:

1、避免過量食用:一次性食用過多紅棗容易助長體內溼氣,導致腹脹、胃脹等不適症狀。脾胃不佳者每日食用三四枚紅棗爲宜;脾胃健康者也應儘量控制在10枚以內。

2、特定人羣慎食:糖尿病患者應慎食紅棗,因其含糖量極高尤其是製成零食的紅棗更不適合。外感風熱者過量食用生鮮紅棗易產生腹瀉並傷及脾胃因此應忌食。體質燥熱者尤其是女性在月經期間不宜食用紅棗進補以免引發經血過多等健康問題。經期女性若常出現眼腫或腳腫等溼重表現則不宜食用紅棗因其味甜易生痰生溼加重水腫症狀。此外還需注意紅棗雖爲滋補調養佳品但切忌過量食用過多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問題且棗皮較難消化需細嚼慢嚥。在服用退熱藥物時應避免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紅棗以免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影響藥物吸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