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亂政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出現了“指鹿爲馬”的權臣中車府令趙高,他一手將秦朝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再比如明朝時期,太監王振、魏忠賢等人更是臭名昭著,他們攪亂朝政,多次讓國家陷入混亂。一般來說,皇帝對太監羣體都會保持警惕,畢竟歷史上太監亂政的例子實在太多。然而,太監也有臣子們不具備的優勢:他們貼身伺候皇帝,朝夕相處之間總會對皇帝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有時一句話就能讓皇帝改變決定。明朝的司禮監太監,就是太監職權的頂峯。
然而,你聽說過大臣們爭先恐後,搶着去做太監的事情嗎?這事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而這個王朝也成了中國唯一的太監王朝,朝內上到宰相,下到縣令全是太監。原因相當奇葩,令人無語。
南漢的崛起
話說唐朝末年,天下局勢漸漸生亂。有個叫劉謙的人做了封州(今廣東封開)的刺史。劉謙手上兵馬衆多,戰船無數。當時正值唐朝末期,地方軍閥割據,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中央政權根本無暇顧及這裏。在這種狀況下,劉謙開始在這裏經營自己的勢力。當時的劉謙擁有一萬多軍隊,還有幾百艘戰船,實力不容小覷。
劉謙去世後,他的兒子劉隱繼續掌控這裏。唐朝滅亡後,劉隱接受了後梁的冊封。之後,劉隱趁天下大亂繼續攻城略地,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劉隱去世後,他的弟弟劉陟掌權。917年,劉陟不再臣服後梁,正式稱帝,建立了大越國。第二年,他改國號爲大漢,史書稱爲南漢。就這樣,南漢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南漢建立於917年,主要統治區域在今天的廣東、廣西、湖南、貴州以及越南北部一帶,是五代十國中的十國之一。劉陟盼着自己建立的帝業能夠像當年的大漢王朝一樣延續四百年,最好能代代相傳、永不斷絕。然而,南漢王朝只傳了四個皇帝,就出現了一場奇葩鬧劇——這一切要從第四位皇帝劉繼興說起。
劉繼興的奇葩統治
劉繼興很小就被封爲王,他不喜歡讀書,只喜歡享樂。他的父皇劉晟是個荒淫暴虐的皇帝,甚至把自己的侄女都收進了後宮。劉晟信任太監和宮女,讓他們參與朝政,這種荒唐的統治方式也深深影響了劉繼興。958年,劉晟去世後,劉繼興登基。
登基後的劉繼興完全照着父皇的辦法處理朝政,將國家大事全部交給太監掌管。龔澄樞、陳延壽兩人最受他信任。然而,劉繼興的思維更加獨特:他認爲朝中官員只要娶妻生子就會分心,不肯效忠他,而太監才最可靠。因此,他制定了一條規則:凡是考上進士的人,必須先閹割,才能委任官職。
於是,凡是考中進士、進入官場的人,都被閹割了。這就導致朝廷上下,除了皇帝一人之外,其他官員——上到宰相,下到縣令,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太監。這條規定雖然奇葩,但卻有無數人咬咬牙、狠下心照辦了。那麼多的進士狀元,不顧斷子絕孫的痛苦,忍痛自宮,只爲了能夠進入官場。據《通鑑綱目》記載,當時南漢“宦者近二萬人”,這個小朝廷的太監數量如此之多,遍及社會上層。劉繼興對這個結果感到很滿意,但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多久。
南漢的滅亡
宋開寶四年(971年,南漢大寶十四年),宋軍攻佔廣州。城破之前,劉繼興聽從了太監龔澄樞的話,把南漢宮殿全部燒燬。本來宋軍攻進南漢都城,還準備發一筆小財,沒想到財寶全被燒了。好在劉繼興沒有被先入城的將士所殺,撿回了一條性命。趙匡胤聽說是劉繼興下令燒了宮殿,大怒,甚至想殺了他。劉繼興連忙解釋說:“我從小就即位,一點權力也沒有。其實事情都是龔澄樞等宦官說了算。南漢真正的主人是龔澄樞。”趙匡胤最終沒有殺劉繼興,但南漢的太監們終於到了付出代價的時候。趙匡胤下令斬閹工五百餘人。南漢滅亡了。至於那些太監大臣們,或許都只能回家痛哭流涕了吧……
太監亂政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出現了“指鹿爲馬”的權臣中車府令趙高,他一手將秦朝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再比如明朝時期,太監王振、魏忠賢等人更是臭名昭著,他們攪亂朝政,多次讓國家陷入混亂。一般來說,皇帝對太監羣體都會保持警惕,畢竟歷史上太監亂政的例子實在太多。然而,太監也有臣子們不具備的優勢:他們貼身伺候皇帝,朝夕相處之間總會對皇帝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有時一句話就能讓皇帝改變決定。明朝的司禮監太監,就是太監職權的頂峯。
然而,你聽說過大臣們爭先恐後,搶着去做太監的事情嗎?這事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而這個王朝也成了中國唯一的太監王朝,朝內上到宰相,下到縣令全是太監。原因相當奇葩,令人無語。
南漢的崛起
話說唐朝末年,天下局勢漸漸生亂。有個叫劉謙的人做了封州(今廣東封開)的刺史。劉謙手上兵馬衆多,戰船無數。當時正值唐朝末期,地方軍閥割據,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中央政權根本無暇顧及這裏。在這種狀況下,劉謙開始在這裏經營自己的勢力。當時的劉謙擁有一萬多軍隊,還有幾百艘戰船,實力不容小覷。
劉謙去世後,他的兒子劉隱繼續掌控這裏。唐朝滅亡後,劉隱接受了後梁的冊封。之後,劉隱趁天下大亂繼續攻城略地,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範圍。劉隱去世後,他的弟弟劉陟掌權。917年,劉陟不再臣服後梁,正式稱帝,建立了大越國。第二年,他改國號爲大漢,史書稱爲南漢。就這樣,南漢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南漢建立於917年,主要統治區域在今天的廣東、廣西、湖南、貴州以及越南北部一帶,是五代十國中的十國之一。劉陟盼着自己建立的帝業能夠像當年的大漢王朝一樣延續四百年,最好能代代相傳、永不斷絕。然而,南漢王朝只傳了四個皇帝,就出現了一場奇葩鬧劇——這一切要從第四位皇帝劉繼興說起。
劉繼興的奇葩統治
劉繼興很小就被封爲王,他不喜歡讀書,只喜歡享樂。他的父皇劉晟是個荒淫暴虐的皇帝,甚至把自己的侄女都收進了後宮。劉晟信任太監和宮女,讓他們參與朝政,這種荒唐的統治方式也深深影響了劉繼興。958年,劉晟去世後,劉繼興登基。
登基後的劉繼興完全照着父皇的辦法處理朝政,將國家大事全部交給太監掌管。龔澄樞、陳延壽兩人最受他信任。然而,劉繼興的思維更加獨特:他認爲朝中官員只要娶妻生子就會分心,不肯效忠他,而太監才最可靠。因此,他制定了一條規則:凡是考上進士的人,必須先閹割,才能委任官職。
於是,凡是考中進士、進入官場的人,都被閹割了。這就導致朝廷上下,除了皇帝一人之外,其他官員——上到宰相,下到縣令,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太監。這條規定雖然奇葩,但卻有無數人咬咬牙、狠下心照辦了。那麼多的進士狀元,不顧斷子絕孫的痛苦,忍痛自宮,只爲了能夠進入官場。據《通鑑綱目》記載,當時南漢“宦者近二萬人”,這個小朝廷的太監數量如此之多,遍及社會上層。劉繼興對這個結果感到很滿意,但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多久。
南漢的滅亡
宋開寶四年(971年,南漢大寶十四年),宋軍攻佔廣州。城破之前,劉繼興聽從了太監龔澄樞的話,把南漢宮殿全部燒燬。本來宋軍攻進南漢都城,還準備發一筆小財,沒想到財寶全被燒了。好在劉繼興沒有被先入城的將士所殺,撿回了一條性命。趙匡胤聽說是劉繼興下令燒了宮殿,大怒,甚至想殺了他。劉繼興連忙解釋說:“我從小就即位,一點權力也沒有。其實事情都是龔澄樞等宦官說了算。南漢真正的主人是龔澄樞。”趙匡胤最終沒有殺劉繼興,但南漢的太監們終於到了付出代價的時候。趙匡胤下令斬閹工五百餘人。南漢滅亡了。至於那些太監大臣們,或許都只能回家痛哭流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