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健康養生,清涼一夏
2023-06-30

每年農曆五月份,梅子由青轉黃,正是炮製烏梅的時候。將青梅採下後,簡單清洗,再將其平鋪到烏梅烤炕上,小火慢薰,以赤竹蓆作烤燜,直至燜至色變黑。熏製烏梅是一件考驗耐心的活。傳統炮製法熏製烏梅需薰足48小時,並且中間需不斷翻動使烏梅均勻脫水。古時候沒有防腐劑,煙燻後的烏梅,不僅能防蟲防蛀,而且表面會產生一層油潤的膜,能防止芳香類有效成分的揮發。

烏梅,烏梅的作用,烏梅的營養價值,烏梅的食用方法

一、烏梅的作用

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接近成熟果實,有梅實、黑梅、薰梅的別稱。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效果。除了這些以外,烏梅還有止咳止血的效果,特別是一些肺虛久咳少痰或者是乾咳無痰等症狀,《本草求原》裏面對於烏梅止血有這樣的描述“可治溲血、下血、諸血證,自汗,口燥咽乾”。

1、生津止渴:烏梅味酸,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我們暑天和乾燥的秋天經常會喝酸梅湯,用的就是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的功效。

2、斂肝血,助睡眠:酸味的藥物和食物,能幫助肝收斂藏血,收攝魂魄,因爲烏梅降膽氣,收浮火,養肝木,所以必然會“除煩滿”、“令人得睡”。

3、增進食慾:烏梅能促進消化、解除膩煩,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慾。上班族壓力大、天熱人疲懶、思慮過多等等引起不思飲食,來顆烏梅是個不錯選擇。

4、防治便祕:烏梅所含兒茶酸能促進腸蠕動,便祕體質適宜多食。烏梅既能澀腸止瀉,也能防治便祕,可謂雙向調節。

5、抗老防衰:烏梅所含梅酸有助於延緩血管硬化,抗老防衰。烏梅含有多種有機酸,可增強肝臟解毒功能,肝病患者宜多食。

6、解酒止暈:因爲烏梅特酸,入肝經、酒後很容易肝氣生髮太過,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而烏梅酸收,同時還止嘔,因此不但可以快速消除酒後頭痛頭暈等症,對醉酒或暈車時出現的嘔吐現象治療效果也是槓槓的。


二、烏梅的營養價值

烏梅味酸,性平,能夠刺激唾液分泌,改善虛熱消渴的症狀。烏梅歸肺經,具有斂肺的功效,可以緩解肺虛久咳的症狀,現代常用於喘息型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治療。另外,烏梅歸脾經,可以起到澀腸的作用,適合痢疾、久瀉的患者服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烏梅水煎劑可以抑制多種致病性細菌以及皮膚真菌。


三、烏梅的食用方法

1、烏陳普洱茶:普洱茶10克,陳皮5克,烏梅5克。將陳皮、烏梅洗淨後,陳皮剪碎、烏梅剪開,將普洱茶、陳皮、烏梅一同放入茶壺中,注入開水,將第一次沖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濾出茶湯飲用。止渴生津,消食養胃。適合口乾咽燥、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2、烏梅山楂湯:烏梅10g,山楂10g,白糖20g。先將烏梅、山楂放入鍋中,加水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鐘,熄火後,靜置約15分鐘,濾出湯汁,最後加白糖調味即成。澀腸止瀉,安蛔止痛。

3、烏梅粥:烏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烏梅水煎2次,去渣留汁一大碗,同粳米共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入冰糖稍煮即成。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泄,止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慢性久咳、久瀉久痢,便血、尿血等症。


四、烏梅的食用禁忌

1、小孩不適合食用烏梅:孩子的身體處於一個正在生長髮育的時間點,腸胃功能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相對來說身體以及腸胃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說大量的食用了烏梅,這種酸性物質會腐蝕腸胃,不利於身體健康。

2、女性在月經期間需慎用: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之中就有記載,女性在月經期間食用烏梅,容易損害身體健康。

3、平時食用烏梅需適量:如果沒有節制的食用烏梅,很容易損害我們的牙齒,同時身體中也會上火,導致咳嗽痰多,不利於身體健康。

4、感冒發熱的患者食用烏梅需慎重:對於感冒患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伴隨有咳嗽痰多症狀的,千萬不要食用烏梅。除此之外,患有腸炎的朋友也最好不要食用烏梅,避免病情加重。

5、孕婦在產前或產後都是不宜食用:孕前和孕後不宜食用之外,平時食用也要注意量的問題,無論什麼水果若是過量食用,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對於孕婦而言,爲了腹中的寶寶,更是應該要多多注意。

藥食同源:健康養生,清涼一夏

每年農曆五月份,梅子由青轉黃,正是炮製烏梅的時候。將青梅採下後,簡單清洗,再將其平鋪到烏梅烤炕上,小火慢薰,以赤竹蓆作烤燜,直至燜至色變黑。熏製烏梅是一件考驗耐心的活。傳統炮製法熏製烏梅需薰足48小時,並且中間需不斷翻動使烏梅均勻脫水。古時候沒有防腐劑,煙燻後的烏梅,不僅能防蟲防蛀,而且表面會產生一層油潤的膜,能防止芳香類有效成分的揮發。

烏梅,烏梅的作用,烏梅的營養價值,烏梅的食用方法

一、烏梅的作用

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接近成熟果實,有梅實、黑梅、薰梅的別稱。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效果。除了這些以外,烏梅還有止咳止血的效果,特別是一些肺虛久咳少痰或者是乾咳無痰等症狀,《本草求原》裏面對於烏梅止血有這樣的描述“可治溲血、下血、諸血證,自汗,口燥咽乾”。

1、生津止渴:烏梅味酸,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我們暑天和乾燥的秋天經常會喝酸梅湯,用的就是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的功效。

2、斂肝血,助睡眠:酸味的藥物和食物,能幫助肝收斂藏血,收攝魂魄,因爲烏梅降膽氣,收浮火,養肝木,所以必然會“除煩滿”、“令人得睡”。

3、增進食慾:烏梅能促進消化、解除膩煩,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慾。上班族壓力大、天熱人疲懶、思慮過多等等引起不思飲食,來顆烏梅是個不錯選擇。

4、防治便祕:烏梅所含兒茶酸能促進腸蠕動,便祕體質適宜多食。烏梅既能澀腸止瀉,也能防治便祕,可謂雙向調節。

5、抗老防衰:烏梅所含梅酸有助於延緩血管硬化,抗老防衰。烏梅含有多種有機酸,可增強肝臟解毒功能,肝病患者宜多食。

6、解酒止暈:因爲烏梅特酸,入肝經、酒後很容易肝氣生髮太過,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而烏梅酸收,同時還止嘔,因此不但可以快速消除酒後頭痛頭暈等症,對醉酒或暈車時出現的嘔吐現象治療效果也是槓槓的。


二、烏梅的營養價值

烏梅味酸,性平,能夠刺激唾液分泌,改善虛熱消渴的症狀。烏梅歸肺經,具有斂肺的功效,可以緩解肺虛久咳的症狀,現代常用於喘息型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治療。另外,烏梅歸脾經,可以起到澀腸的作用,適合痢疾、久瀉的患者服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烏梅水煎劑可以抑制多種致病性細菌以及皮膚真菌。


三、烏梅的食用方法

1、烏陳普洱茶:普洱茶10克,陳皮5克,烏梅5克。將陳皮、烏梅洗淨後,陳皮剪碎、烏梅剪開,將普洱茶、陳皮、烏梅一同放入茶壺中,注入開水,將第一次沖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開水,濾出茶湯飲用。止渴生津,消食養胃。適合口乾咽燥、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2、烏梅山楂湯:烏梅10g,山楂10g,白糖20g。先將烏梅、山楂放入鍋中,加水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鐘,熄火後,靜置約15分鐘,濾出湯汁,最後加白糖調味即成。澀腸止瀉,安蛔止痛。

3、烏梅粥:烏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烏梅水煎2次,去渣留汁一大碗,同粳米共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入冰糖稍煮即成。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泄,止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慢性久咳、久瀉久痢,便血、尿血等症。


四、烏梅的食用禁忌

1、小孩不適合食用烏梅:孩子的身體處於一個正在生長髮育的時間點,腸胃功能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相對來說身體以及腸胃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說大量的食用了烏梅,這種酸性物質會腐蝕腸胃,不利於身體健康。

2、女性在月經期間需慎用: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之中就有記載,女性在月經期間食用烏梅,容易損害身體健康。

3、平時食用烏梅需適量:如果沒有節制的食用烏梅,很容易損害我們的牙齒,同時身體中也會上火,導致咳嗽痰多,不利於身體健康。

4、感冒發熱的患者食用烏梅需慎重:對於感冒患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伴隨有咳嗽痰多症狀的,千萬不要食用烏梅。除此之外,患有腸炎的朋友也最好不要食用烏梅,避免病情加重。

5、孕婦在產前或產後都是不宜食用:孕前和孕後不宜食用之外,平時食用也要注意量的問題,無論什麼水果若是過量食用,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對於孕婦而言,爲了腹中的寶寶,更是應該要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