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唐遺蹟”知多少?
2023-06-14

總要去趟西安吧,吹吹明城牆上的風,走一走不夜城,去趟鐘鼓樓,感受古城的繁華,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大唐盛世顏。今天,KOK娱乐商學院就帶大家看看西安城內的“大唐遺蹟”吧。


一、大明宮:輝煌的宮殿

在那個恢弘的年代,長安城是無比倫比的國際大都市,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宮就是中心的中心。大明宮是大唐帝國最輝煌的宮殿,是帝國的象徵。

據說爲了建造大明宮,大唐帝國劃撥了十五個州的賦稅,停發了京城各級官員一個月的俸祿。

從唐高宗,到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200多年間有17位唐朝皇帝在這裏處理朝政。大明的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當時東亞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築。

當你站在第一大殿含元殿遺址前,單是眼前的地基,就已經令人震撼,這座大殿的面積,據說是故宮太和殿的幾倍。


二、華清宮:皇帝的千古最愛

華清宮(池),是唐帝國的皇室成員與帝國重臣們休閒泡湯的地方。但讓這裏出名的則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千古之愛。

據說在唐開元二十五年(713年),唐玄宗和以往一樣來這裏過冬,在例行接見中,皇帝邂逅了楊玉環,也就是之後的楊貴妃。

能歌善舞、精通音律的美女,讓唐玄宗從一個君臨天下的大唐皇帝, 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有情郎。

從此之後,每年冬天或者春天唐玄宗都會帶着楊貴妃來這裏遊玩,華清池內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兩人浪漫的足跡。

“溫泉水滑洗凝脂”,這句詩詞,就是楊貴妃沐浴時的寫照。如今這裏還保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湯池。


三、大唐芙蓉園:盛唐的璀璨

建在唐代皇家御苑——芙蓉園遺址上的大唐芙蓉園,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仿唐建築羣。

這個皇家御苑並不是只供唐帝國皇室享用,芙蓉園在當年,是皇族、僧侶和平民聚會遊玩的地方,是帝國都城唯一的公共園林。

整座芙蓉園,分成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歌舞特色等各方面,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園中的夜景,也是極具璀璨色彩。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遊歷於燈火輝煌中的唐文化長廊、芳林苑、紫雲樓等地,處處燦爛奪目,在月色和燈光的映襯下,大唐盛世的氣概逐漸顯露。

“教坊樂舞”宮廷演出、“豔影霓裳”服飾表演,鳳鳴九天劇院的大型舞劇《夢迴大唐》,都能讓你感受到盛氣逼人人的唐風唐韻。


四、大雁塔:唐僧督造的佛塔

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內,這座寺院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麗的皇家寺院。

唐太宗時期,太子李治爲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而建造了這座寺院,並由“唐僧”——玄奘法師擔任“首任主持”。期間,法師督造了大雁塔。

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11年,並創立了佛教的“相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爲唯識宗(又稱“法相宗”)祖庭。

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

來到這裏,你可以登上大雁塔,俯瞰腳下的十三朝古都。也可以在塔下坐一坐,聽聽塔上鈴鐺的聲音。


五、西市:千年前的國貿

西市,是1000多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市場與時尚娛樂中心。大唐西市博物館,就是建於唐長安城“西市遺址”之上。

“把唐代遺址踩在腳下”,透過館內一樓大廳的玻璃地板,能看到唐代西市建築的地基、道路和水溝等。

這裏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大唐市井文化的巔峯代表,是長安城形成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見證。在博物館的三樓,可以看到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印度王朝等各國貨幣。

唐代都城長安,有“東市”和“西市”兩大市場,“。東市,在今天西安交大周邊,主要服務於達官貴人等上層社會,還包括白居易這樣的文人墨客。

西市,不僅是大衆平民市場,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朝鮮(高麗、百濟、新羅)等國際客商在內的國際性大市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貿中心。

買東西,由此得名。


六、興慶宮:三大宮之一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羣(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現今在興慶宮遺址上開闢出興慶宮公園。

這裏曾經是唐玄宗李隆基做太子時的宮殿,後來成爲唐玄宗辦理朝政的主要地方,也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居住之地,兩人常年在這裏享受甜蜜的愛情。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之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爲太上皇或太后閒居的場所。


七、陝博:珍寶與壁畫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西安旅遊的必去之處,館中的藏品多是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在中央大廳的東、西兩側都設有特殊展廳。

西側設有“大唐遺寶專題展(何家村出土文物)”,展品來自南郊何家村的出土文物。何家村是唐代長安城興化坊所在地,出土了上千件金銀器、玉器等。這批寶物的主人是誰呢?專家也不知道。

東側設有“唐代壁畫珍品展”,展出了一批唐墓壁畫的真品,不少是國寶級和一級品壁畫,如:唐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等。考古人員從唐代墓室中將厚度爲0.5-1釐米的畫面揭取下來,轉入壁畫館收藏。


八、小雁塔:唐朝的古塔

與喧囂熱鬧的大雁塔相比,小雁塔顯得安靜許多。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公元707年),是爲了安置印度取經歸來的高僧“義淨法師”翻譯佛經而建。

最初建時爲十五層, 後因遭遇多次地震,現在僅存十三層。小雁塔下,露天擺放着不少歷代精美的石佛、石獅、石馬、拴馬樁等石雕,喜歡民俗文物的遊客不能錯過。

同樣是西行求法,與玄奘法師陸路西行不一樣,義淨法師選擇了坐船通過海上前往印度。義淨從當時的海上交通中心——廣州登船出海,經過室利佛逝(今天的蘇門答臘),到達印度,並在佛教聖地那爛陀寺留學11年。

當然了,西安城內的唐朝遺蹟,遠不止這些,還有絲綢之路的起點含光門、郊外埋葬有玄奘法師靈骨的玄奘塔、唐玄宗時期大規模營建的曲江池……

看完這些,屏幕前的你,心動了嗎?

西安“大唐遺蹟”知多少?

總要去趟西安吧,吹吹明城牆上的風,走一走不夜城,去趟鐘鼓樓,感受古城的繁華,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大唐盛世顏。今天,KOK娱乐商學院就帶大家看看西安城內的“大唐遺蹟”吧。


一、大明宮:輝煌的宮殿

在那個恢弘的年代,長安城是無比倫比的國際大都市,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宮就是中心的中心。大明宮是大唐帝國最輝煌的宮殿,是帝國的象徵。

據說爲了建造大明宮,大唐帝國劃撥了十五個州的賦稅,停發了京城各級官員一個月的俸祿。

從唐高宗,到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200多年間有17位唐朝皇帝在這裏處理朝政。大明的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當時東亞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築。

當你站在第一大殿含元殿遺址前,單是眼前的地基,就已經令人震撼,這座大殿的面積,據說是故宮太和殿的幾倍。


二、華清宮:皇帝的千古最愛

華清宮(池),是唐帝國的皇室成員與帝國重臣們休閒泡湯的地方。但讓這裏出名的則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千古之愛。

據說在唐開元二十五年(713年),唐玄宗和以往一樣來這裏過冬,在例行接見中,皇帝邂逅了楊玉環,也就是之後的楊貴妃。

能歌善舞、精通音律的美女,讓唐玄宗從一個君臨天下的大唐皇帝, 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有情郎。

從此之後,每年冬天或者春天唐玄宗都會帶着楊貴妃來這裏遊玩,華清池內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兩人浪漫的足跡。

“溫泉水滑洗凝脂”,這句詩詞,就是楊貴妃沐浴時的寫照。如今這裏還保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湯池。


三、大唐芙蓉園:盛唐的璀璨

建在唐代皇家御苑——芙蓉園遺址上的大唐芙蓉園,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仿唐建築羣。

這個皇家御苑並不是只供唐帝國皇室享用,芙蓉園在當年,是皇族、僧侶和平民聚會遊玩的地方,是帝國都城唯一的公共園林。

整座芙蓉園,分成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歌舞特色等各方面,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

園中的夜景,也是極具璀璨色彩。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遊歷於燈火輝煌中的唐文化長廊、芳林苑、紫雲樓等地,處處燦爛奪目,在月色和燈光的映襯下,大唐盛世的氣概逐漸顯露。

“教坊樂舞”宮廷演出、“豔影霓裳”服飾表演,鳳鳴九天劇院的大型舞劇《夢迴大唐》,都能讓你感受到盛氣逼人人的唐風唐韻。


四、大雁塔:唐僧督造的佛塔

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內,這座寺院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麗的皇家寺院。

唐太宗時期,太子李治爲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而建造了這座寺院,並由“唐僧”——玄奘法師擔任“首任主持”。期間,法師督造了大雁塔。

玄奘法師在大慈恩寺翻譯佛經、弘揚佛法11年,並創立了佛教的“相唯識宗”,使大慈恩寺成爲唯識宗(又稱“法相宗”)祖庭。

大雁塔內和玄奘三藏院分別供奉的佛舍利和玄奘法師的頂骨,是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

來到這裏,你可以登上大雁塔,俯瞰腳下的十三朝古都。也可以在塔下坐一坐,聽聽塔上鈴鐺的聲音。


五、西市:千年前的國貿

西市,是1000多年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市場與時尚娛樂中心。大唐西市博物館,就是建於唐長安城“西市遺址”之上。

“把唐代遺址踩在腳下”,透過館內一樓大廳的玻璃地板,能看到唐代西市建築的地基、道路和水溝等。

這裏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大唐市井文化的巔峯代表,是長安城形成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見證。在博物館的三樓,可以看到拜占庭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印度王朝等各國貨幣。

唐代都城長安,有“東市”和“西市”兩大市場,“。東市,在今天西安交大周邊,主要服務於達官貴人等上層社會,還包括白居易這樣的文人墨客。

西市,不僅是大衆平民市場,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朝鮮(高麗、百濟、新羅)等國際客商在內的國際性大市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貿中心。

買東西,由此得名。


六、興慶宮:三大宮之一

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羣(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之一,現今在興慶宮遺址上開闢出興慶宮公園。

這裏曾經是唐玄宗李隆基做太子時的宮殿,後來成爲唐玄宗辦理朝政的主要地方,也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居住之地,兩人常年在這裏享受甜蜜的愛情。

天寶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亂之後,興慶宮失去了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爲太上皇或太后閒居的場所。


七、陝博:珍寶與壁畫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西安旅遊的必去之處,館中的藏品多是漢、唐盛世時期的珍寶。在中央大廳的東、西兩側都設有特殊展廳。

西側設有“大唐遺寶專題展(何家村出土文物)”,展品來自南郊何家村的出土文物。何家村是唐代長安城興化坊所在地,出土了上千件金銀器、玉器等。這批寶物的主人是誰呢?專家也不知道。

東側設有“唐代壁畫珍品展”,展出了一批唐墓壁畫的真品,不少是國寶級和一級品壁畫,如:唐章懷太子墓壁畫馬球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等。考古人員從唐代墓室中將厚度爲0.5-1釐米的畫面揭取下來,轉入壁畫館收藏。


八、小雁塔:唐朝的古塔

與喧囂熱鬧的大雁塔相比,小雁塔顯得安靜許多。小雁塔建於唐景龍年間(公元707年),是爲了安置印度取經歸來的高僧“義淨法師”翻譯佛經而建。

最初建時爲十五層, 後因遭遇多次地震,現在僅存十三層。小雁塔下,露天擺放着不少歷代精美的石佛、石獅、石馬、拴馬樁等石雕,喜歡民俗文物的遊客不能錯過。

同樣是西行求法,與玄奘法師陸路西行不一樣,義淨法師選擇了坐船通過海上前往印度。義淨從當時的海上交通中心——廣州登船出海,經過室利佛逝(今天的蘇門答臘),到達印度,並在佛教聖地那爛陀寺留學11年。

當然了,西安城內的唐朝遺蹟,遠不止這些,還有絲綢之路的起點含光門、郊外埋葬有玄奘法師靈骨的玄奘塔、唐玄宗時期大規模營建的曲江池……

看完這些,屏幕前的你,心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