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霧"衝上熱搜!什麼是腦霧?
2023-01-28

“‘陽’後的恢復期,我覺得自己的注意力降低了,是不是出現了‘腦霧’?會持續多久?”近日,有患者表示,自己“陽康”後感到疲倦、注意力下降。“腦霧”話題衝上熱搜榜第一,引發討論。什麼是腦霧?KOK娱乐商學院小編爲您解答!

腦霧,什麼是腦霧,如何緩解腦霧

一、什麼是腦霧?

“腦霧”(brainfog)是患者用來描述“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腦子轉不動”的用語,指他們具有嚴重的、持續的認知缺陷,或其執行功能、工作記憶、多任務處理能力受損。“腦霧”的字面意思也很形象:腦海就像被濃霧籠罩。

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持續腦震盪患者、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早已使用過“腦霧”來描述自己的症狀。據報道,它也是一種更年期症狀。“腦霧”通常不會隨着時間推移而惡化,可能會逐漸緩解。但短期內,“腦霧”對個人的影響可能較明顯。

2月11日發表的一份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腦霧”患者認爲,“腦霧”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他們還會因此感到內疚和羞恥。

在新冠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可能於一段時間內仍有症狀。有症狀的患者中,許多報告稱自己患有“腦霧”。一項2021年7月15日的調查顯示,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3762名新冠患者中,85.1%(3203名)稱自己有“腦霧”。

此外,一項2022年3月15日的報告回顧了過去的19項研究,顯示這些研究中涉及的11324名患者中,20-30%的人在感染三個月後有“腦霧”。


二、新冠和“腦霧”之間的因果性

“新冠感染康復後,我覺得自己反應有點遲鈍。”1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的孫女士告訴記者,“工作的時候要刻意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昨天中午我竟然點了兩份外賣,感覺自己變傻了。”

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共強告訴記者,事實上,“腦霧”並不是一個醫學術語或科學術語,而是對一類談不上症狀的感覺的描述。新冠康復後,大部分的“腦霧”症狀都會逐步緩解。

王共強告訴記者:“早在新冠出現之前,‘腦霧’已被用來描述慢性疲勞綜合徵等狀況時出現的注意力下降和執行力障礙。主要包括思維和反應遲緩、模糊、混亂,精神感到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種或多種表現。”

“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新冠和‘腦霧’之間的因果性。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出,感染新冠帶來的身心疲乏虛弱,也會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腦霧’的症狀。”王共強說。


三、如何緩解腦霧?

合理攝入一些膳食補充劑,例如金蛋白等產品,來增加蛋白攝入。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和科學的鍛鍊可以改善記憶力,及其他“腦霧”症狀。

蛋白質是保證機體健康最重要的營養素,它是維持和修復機體以及細胞生長所必需的,它不僅影響機體組織如肌肉的生長,還參與激素的產生、免疫功能的維持、其它營養物質和氧的轉運以及血紅蛋白的生成、血液凝結等多方面。

“即使在新冠康復後學習和工作效率變低,也不要過度擔心自己就此‘變傻’。大部分‘腦霧’會在1個月至1年之內逐步緩解。”王共強說。


四、新冠到底有後遺症嗎?

後遺症,嚴謹地說是由於疾病導致長期存在的症狀,比如脊髓灰質炎帶來的終身小兒麻痹症以及感染天花病毒後留下的皮膚損傷等。

目前,國內外新冠感染者康復後,主訴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相關的問題,如記憶力下降、咳嗽、嗅覺和味覺丟失等。

但這些症狀一般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會逐漸得到改善乃至消失。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表示:

關於新冠的“後遺症”的問題,由於疫情至今僅有3年,目前國際仍存在一些爭議,有些所謂“後遺症”其實更多是個體的心理作用。

但總體而言,有症狀的新冠感染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更高,而無症狀感染者與“後遺症”之間這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也就是說,新冠無症狀感染者基本不會有新冠“後遺症”。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早陽早好,趁早大家一起陽?

鍾南山院士則表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爲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種株出現,我們還是應該儘量不感染、儘量晚感染。

"腦霧"衝上熱搜!什麼是腦霧?

“‘陽’後的恢復期,我覺得自己的注意力降低了,是不是出現了‘腦霧’?會持續多久?”近日,有患者表示,自己“陽康”後感到疲倦、注意力下降。“腦霧”話題衝上熱搜榜第一,引發討論。什麼是腦霧?KOK娱乐商學院小編爲您解答!

腦霧,什麼是腦霧,如何緩解腦霧

一、什麼是腦霧?

“腦霧”(brainfog)是患者用來描述“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腦子轉不動”的用語,指他們具有嚴重的、持續的認知缺陷,或其執行功能、工作記憶、多任務處理能力受損。“腦霧”的字面意思也很形象:腦海就像被濃霧籠罩。

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持續腦震盪患者、慢性疲勞綜合徵患者早已使用過“腦霧”來描述自己的症狀。據報道,它也是一種更年期症狀。“腦霧”通常不會隨着時間推移而惡化,可能會逐漸緩解。但短期內,“腦霧”對個人的影響可能較明顯。

2月11日發表的一份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腦霧”患者認爲,“腦霧”影響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他們還會因此感到內疚和羞恥。

在新冠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可能於一段時間內仍有症狀。有症狀的患者中,許多報告稱自己患有“腦霧”。一項2021年7月15日的調查顯示,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3762名新冠患者中,85.1%(3203名)稱自己有“腦霧”。

此外,一項2022年3月15日的報告回顧了過去的19項研究,顯示這些研究中涉及的11324名患者中,20-30%的人在感染三個月後有“腦霧”。


二、新冠和“腦霧”之間的因果性

“新冠感染康復後,我覺得自己反應有點遲鈍。”1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的孫女士告訴記者,“工作的時候要刻意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昨天中午我竟然點了兩份外賣,感覺自己變傻了。”

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共強告訴記者,事實上,“腦霧”並不是一個醫學術語或科學術語,而是對一類談不上症狀的感覺的描述。新冠康復後,大部分的“腦霧”症狀都會逐步緩解。

王共強告訴記者:“早在新冠出現之前,‘腦霧’已被用來描述慢性疲勞綜合徵等狀況時出現的注意力下降和執行力障礙。主要包括思維和反應遲緩、模糊、混亂,精神感到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種或多種表現。”

“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新冠和‘腦霧’之間的因果性。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出,感染新冠帶來的身心疲乏虛弱,也會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腦霧’的症狀。”王共強說。


三、如何緩解腦霧?

合理攝入一些膳食補充劑,例如金蛋白等產品,來增加蛋白攝入。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和科學的鍛鍊可以改善記憶力,及其他“腦霧”症狀。

蛋白質是保證機體健康最重要的營養素,它是維持和修復機體以及細胞生長所必需的,它不僅影響機體組織如肌肉的生長,還參與激素的產生、免疫功能的維持、其它營養物質和氧的轉運以及血紅蛋白的生成、血液凝結等多方面。

“即使在新冠康復後學習和工作效率變低,也不要過度擔心自己就此‘變傻’。大部分‘腦霧’會在1個月至1年之內逐步緩解。”王共強說。


四、新冠到底有後遺症嗎?

後遺症,嚴謹地說是由於疾病導致長期存在的症狀,比如脊髓灰質炎帶來的終身小兒麻痹症以及感染天花病毒後留下的皮膚損傷等。

目前,國內外新冠感染者康復後,主訴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相關的問題,如記憶力下降、咳嗽、嗅覺和味覺丟失等。

但這些症狀一般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會逐漸得到改善乃至消失。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表示:

關於新冠的“後遺症”的問題,由於疫情至今僅有3年,目前國際仍存在一些爭議,有些所謂“後遺症”其實更多是個體的心理作用。

但總體而言,有症狀的新冠感染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更高,而無症狀感染者與“後遺症”之間這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也就是說,新冠無症狀感染者基本不會有新冠“後遺症”。

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早陽早好,趁早大家一起陽?

鍾南山院士則表示這種觀念不可取,因爲很短時間內大面積感染,會影響正常社會秩序,而且容易導致新的變種株出現,我們還是應該儘量不感染、儘量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