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商,推翻紂王,建立周朝,從西周的興盛,到東周的衰弱,周王朝歷經近八百年的山河變化與興衰。那麼,八百年裏,周朝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一、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採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羣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爲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二、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太平盛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
成康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是周最爲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
三、周公東征
周公東征,是周公姬旦(周公旦)爲鞏固周朝統治,平定“三監”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爭。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採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歷時三年的周公東征最終勝利結束。
周公東征是繼武王伐紂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四、周召共和
周召共和又稱共和行政,國人暴動攻入王宮,周厲王逃跑,政權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掌,稱爲“共和”。共和行政是中國歷史,尤其是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
從共和行政開始,中國的歷史有了確切的紀年,從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是中國歷史得以保證延續性的重要開端。
五、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是指西周時周幽王,爲博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褒姒看到趕來的諸侯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這招用多了,諸侯們漸漸不相信了。結果,犬戎進攻的時候,周幽王點燃烽火後,諸侯們也不再理會。最終,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西周的滅亡。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政權已經搖搖欲墜,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六、平王東遷
周幽王時,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爲後,伯服爲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衆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周幽王最後被殺於驪山,西周滅亡。其後衆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爲王,是爲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平王東遷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諸侯勢力不斷坐大,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羣雄爭霸的局面。
武王克商,推翻紂王,建立周朝,從西周的興盛,到東周的衰弱,周王朝歷經近八百年的山河變化與興衰。那麼,八百年裏,周朝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一、三監之亂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採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羣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爲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二、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太平盛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西周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
成康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是周最爲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
三、周公東征
周公東征,是周公姬旦(周公旦)爲鞏固周朝統治,平定“三監”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爭。在戰爭中,周公團結內部,採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以及先弱後強、各個破敵的作戰方略,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歷時三年的周公東征最終勝利結束。
周公東征是繼武王伐紂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四、周召共和
周召共和又稱共和行政,國人暴動攻入王宮,周厲王逃跑,政權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掌,稱爲“共和”。共和行政是中國歷史,尤其是編年史上的一件大事。
從共和行政開始,中國的歷史有了確切的紀年,從此一直到今天,千百年來不曾間斷,是中國歷史得以保證延續性的重要開端。
五、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是指西周時周幽王,爲博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褒姒看到趕來的諸侯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這招用多了,諸侯們漸漸不相信了。結果,犬戎進攻的時候,周幽王點燃烽火後,諸侯們也不再理會。最終,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烽火戲諸侯只不過是西周滅亡的催化劑,加劇了西周的滅亡。在未烽火戲諸侯之前,政權已經搖搖欲墜,如果不發生這件事,也還是會有其它誘因的。
六、平王東遷
周幽王時,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爲後,伯服爲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衆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周幽王最後被殺於驪山,西周滅亡。其後衆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爲王,是爲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平王東遷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諸侯勢力不斷坐大,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羣雄爭霸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