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俗稱的大蒜頭其實是大蒜的地下鱗莖,地下鱗莖分瓣,一般分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按鱗被顏色不同可分爲紫皮種和白皮種。紫皮蒜多分佈在華北、西北與東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其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而白皮蒜比紫皮蒜耐寒,耐貯藏,因此一般都在秋季播種,成熟期也略早,其蒜瓣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大蒜依蒜瓣多少,還可以可分爲大瓣種和小瓣種。
一、大蒜的好處
大蒜的基本組成成分爲: 每100克大蒜中含水分69.8克,4.4克蛋白質,0.2克脂肪,23.6克碳水化合物,此外還還含有各種元素如鈣、磷、鐵、維生素C和硒、鍺等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如硫胺素、尼克酸、核黃素、蒜素、檸檬醛等。
1、殺菌:大蒜是天然的植物廣譜抗菌素,大蒜約含2%的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它進入人體後能與細菌的胱氨酸反應生成結晶狀沉澱,破壞細菌生存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疏基,使細菌的代謝出現紊亂,從而無法繁殖與生長。
2、抗癌:國外研究發現,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促進腸產生一種酶或稱爲蒜臭素的物質,通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消除在腸裏的物質引發腸道腫瘤的危險。大蒜中的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羣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羣。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爲,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3、抗疲勞:有人研究發現豬肉是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之一,而維生素B1與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結合在一起,能很好的發揮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作用。
4、降低血脂:高血脂已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爲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各種疾病的“罪魁禍首”。有研究證實,大蒜還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在臨牀觀察中發現,大蒜辣素的分解產物能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癥。
5、抗氧化:大蒜還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明顯降低單核細胞和內皮細胞的黏附性,有效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進程,是良好的體外抗氧化劑。
6、保護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過參與血液的有氧代謝,清除毒素,減輕肝臟的解毒負擔,從而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
二、大蒜養生食譜
大蒜有這麼多的作用,是不是每天拿一顆大蒜喫着就好了,但是大蒜並不好喫,很多人都不愛喫,那麼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可以把大蒜變得美味呢?大蒜可以怎麼喫呢?
1、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將大蒜去皮於沸水中煮1分鐘撈出,然後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若結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爲粥。具有下氣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急性菌痢患者食之。
2、大蒜水:大蒜10克,白糖適量,將大蒜去皮搗爛,加開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適量即成。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百日咳、痙咳期。
三、食用大蒜的禁忌
1、刺激作用:大蒜能使胃酸分泌增多,辣素有刺激作用,因此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不宜喫蒜。有肝病的人也不可以過量食用大蒜,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礙。雖然大蒜對肝臟又保護作用,但是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麼作用,反而會對胃腸產生刺激作用,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噁心等多種症狀。此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降低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而引起貧血,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2、影響視力:過量食用大蒜會影響視力。中醫認爲,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喫大蒜要慎重。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3、不適宜人羣: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喫大蒜。因爲生大蒜中具有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從而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
我們俗稱的大蒜頭其實是大蒜的地下鱗莖,地下鱗莖分瓣,一般分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按鱗被顏色不同可分爲紫皮種和白皮種。紫皮蒜多分佈在華北、西北與東等地,耐寒力弱,多在春季播種,成熟期晚,其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而白皮蒜比紫皮蒜耐寒,耐貯藏,因此一般都在秋季播種,成熟期也略早,其蒜瓣有大瓣和小瓣兩種,辛辣味較淡。大蒜依蒜瓣多少,還可以可分爲大瓣種和小瓣種。
一、大蒜的好處
大蒜的基本組成成分爲: 每100克大蒜中含水分69.8克,4.4克蛋白質,0.2克脂肪,23.6克碳水化合物,此外還還含有各種元素如鈣、磷、鐵、維生素C和硒、鍺等微量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如硫胺素、尼克酸、核黃素、蒜素、檸檬醛等。
1、殺菌:大蒜是天然的植物廣譜抗菌素,大蒜約含2%的大蒜素,大蒜素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它進入人體後能與細菌的胱氨酸反應生成結晶狀沉澱,破壞細菌生存所必需的硫氨基生物中的疏基,使細菌的代謝出現紊亂,從而無法繁殖與生長。
2、抗癌:國外研究發現,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促進腸產生一種酶或稱爲蒜臭素的物質,通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消除在腸裏的物質引發腸道腫瘤的危險。大蒜中的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癌症發生率最低的人羣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羣。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爲,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3、抗疲勞:有人研究發現豬肉是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之一,而維生素B1與大蒜所含有的大蒜素結合在一起,能很好的發揮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作用。
4、降低血脂:高血脂已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爲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各種疾病的“罪魁禍首”。有研究證實,大蒜還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在臨牀觀察中發現,大蒜辣素的分解產物能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癥。
5、抗氧化:大蒜還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明顯降低單核細胞和內皮細胞的黏附性,有效延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進程,是良好的體外抗氧化劑。
6、保護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過參與血液的有氧代謝,清除毒素,減輕肝臟的解毒負擔,從而達到保護肝臟的目的。
二、大蒜養生食譜
大蒜有這麼多的作用,是不是每天拿一顆大蒜喫着就好了,但是大蒜並不好喫,很多人都不愛喫,那麼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可以把大蒜變得美味呢?大蒜可以怎麼喫呢?
1、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將大蒜去皮於沸水中煮1分鐘撈出,然後取粳米放人煮蒜的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入(若結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爲粥。具有下氣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適用於急性菌痢患者食之。
2、大蒜水:大蒜10克,白糖適量,將大蒜去皮搗爛,加開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適量即成。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百日咳、痙咳期。
三、食用大蒜的禁忌
1、刺激作用:大蒜能使胃酸分泌增多,辣素有刺激作用,因此有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不宜喫蒜。有肝病的人也不可以過量食用大蒜,有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礙。雖然大蒜對肝臟又保護作用,但是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麼作用,反而會對胃腸產生刺激作用,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噁心等多種症狀。此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降低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而引起貧血,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2、影響視力:過量食用大蒜會影響視力。中醫認爲,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喫大蒜要慎重。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3、不適宜人羣: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喫大蒜。因爲生大蒜中具有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從而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